农民工群体现旅游式打工现象 短工化渐成新趋势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农民工群体现旅游式打工现象 短工化渐成新趋势

2012年02月20日 09:11   来源:人民日报   裴鑫摄

    

 

春节后,又迎来换岗就业的高峰期。图为近日外来务工人员在上海浦东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外准备接受面试。  

      

    核心提示

    短短几年间,到过多个城市,做过多种工作,长的几个月,短的一星期……目前,在农民工群体中出现了旅游式打工的现象。“旅游”打工、打工旅游,到底有何不同?他们频繁更换工作为哪般?对个人、对社会、对企业有何影响?请看记者调查。

    “这些年在不同的地方打工,做过艺术玻璃学徒工,当过焊工和摩的司机,也尝试过自己创业。”2月19日,24岁的柴兵兵告诉记者,今年是他离家出来打工的第九个年头。

    从离开河北邯郸老家,到北京、邢台、天津、无锡打工,如今又回到北京,柴兵兵目前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

    年轻务工者频繁换工作,“不像打工更像旅游”

    “那时候就想自己养活自己,不给家里添麻烦。”柴兵兵对第一次打工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8年前,柴兵兵不顾家人反对,退学来到北京,在一家艺术玻璃厂做了学徒工。“包吃住,月薪150元。16岁的小孩,有个工作就不错了,也想学点东西。”柴兵兵说。

    在艺术玻璃厂干了两年多,觉得工作环境对身体不好,柴兵兵辞了工作,回老家去学焊工。“学完后,我被分配到邢台的一家汽车制造厂当焊工。”他说,自己对这个工作一直兴趣不大。

    两年后,柴兵兵再次辞职,南下江苏无锡,找到一份焊广告牌的工作。在无锡人生地不熟,内心孤单,柴兵兵工作了几个月后又回到家乡邯郸,用几年打工的积蓄和借来的钱,开了一个小店。

    坚持了一年,手里的钱几乎快投光了,却有出没有进,小店终于支撑不下去了。“这之后,又到天津一家工厂上班,晚上还当过摩的司机,一个月下来能攒上四五千块。”柴兵兵说,但为了有“更好的发展”,一年多以后,他再次辞职,来到北京,干起了网站建设和销售工作。“这8年间,换了四五个地方,做过不下七八份工作。”柴兵兵说。

    在杭州市桐庐县一家家具厂打工的杨秀良今年刚满20岁,来自贵州省一座小县城的他在杭州已经打工快一年了。这一年中,他先是在西湖边的一家餐厅里做服务员,后来又到了现在这家家具厂,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生产橱柜。

    打工的一年中,每逢休假他就会去周边的景点旅游。波光粼粼的西湖、山谷曼妙的九溪、超山的梅花、安吉的竹海,都让他流连忘返。为什么这么喜欢旅游?“一个人出来打工,也没什么朋友,到处看看、拍拍照也挺好的。”杨秀良告诉记者。

    据职业介绍服务网站工众网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案例,很多年轻的务工者或者为了谋求更好的待遇或发展,或者仅仅是为满足个人兴趣,频繁更换工作城市和工种。有人评价他们的经历说:“根本不是打工,更像是旅游”。

(责任编辑:韩茜)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