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暑期公益沪语兴趣班的王丽丽老师以海派清口的方式为小朋友讲授上海话的趣味性
如不被保护,上海话将面临“断层危机”,为此沪语专家钱乃荣呼吁学校提高宽容度,以防沪语衰亡。
昨天(14日)是晨报2012暑期公益沪语兴趣班的最后一天。和第一天学员们对上海话“会听不会说”的状况相比,5天下来,孩子们的上海话有了长足进步。不过,短短5天只是一个好的开端,要学好上海话,孩子们还需要平时营造语言环境,多说多练。对晨报来说,开办沪语兴趣班只是晨报作为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小小努力。沪语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传承不能只靠一个兴趣班。
[现场]
从“不敢说”到“愿意说”、哪怕说错也放得开
昨天上午9点半,晨报暑期公益沪语班的学员们早早就来到教室,老师和学员一起巩固一些上海俗语。经过5天的学习,孩子们的沪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几天前“不敢说”、“不愿说”,而昨天的课上,大部分学生愿意主动发言,对于老师的提问也轻松应答。“侬掼啥浪头啦”(上海话,“你夸大事实了”)、“事体做得乓乓响”(上海话,“事情做得很棒”)……这些地道的上海俚语,再也不让孩子觉得头疼。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老师王丽丽设计的一套上海话小测试题,也没能难倒他们。20道选择题,他们不一会儿就全部攻克。
课间时间,孩子们三五成群围在一起聊天。记者发现,第一天上课时,大家的交流清一色使用普通话,但在昨天闲聊中,学生们已经用上海俚语互相开玩笑,并用上海话回答记者的问题。
杜智浩小朋友的父母是新上海人,他第一次来上沪语班时几乎不会说一句上海话。但是几天下来,杜智浩表示,已经将上海话中的基本用语都学会了,回去还可以教教父母。他对此很是兴奋:“跟同学们用上海话聊天,拉近了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也让彼此的对话更有意思。”“我的爸爸妈妈在日本留学、工作过,他们日语很好,不过却没怎么教我日语,在家一直教我说上海话”,12岁的上海小姑娘顾安安用上海话和记者交流。她说,父母的上海话很流利,自己来沪语班学习上海话目的很明确,“我想把上海话学好,因为上海话是上海文化的一部分”。
“在这5天里,老师讲了很多老上海的故事,觉得特别有意思”,作为新上海人的子女,何子睿对袁曦老师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学说上海闲话,了解上海事体”(意为“学说上海话,了解上海事”)特别感兴趣,“老师讲到,当年上海方言电视剧《孽债》播放的时候,每天晚上一到播出时间,可称得上万人空巷。还有过去小学生暑假里会组成‘小小班’,住得近的同班同学,在弄堂里一起做作业,一起玩……”何子睿说,自己增加了上海话词汇量,也知晓了更多上海传统。
这几天,何子睿每次课后回家都自习教材《小学生学说上海话》中的内容。他告诉记者,在没人引导的情况下,通过教材里的拼音注释掌握更多的上海话词汇,效果很不错。“我还把教材附带的CD内容复制到MP3里,有空就听。”
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老师袁曦对学员们几天来的学习态度赞许不已:“大家几乎都不缺席,而且上课很认真,布置的课外沪语对话,回到家也认真完成。”“同学们比刚开始肯讲,而且哪怕说错了,也放得开”,王丽丽觉得学员们每天都有进步。“学语言关键就是肯讲,肯讲就能学得好”。
[专家]
希望中小学、幼儿园给学上海话留空间
在巴黎,目前有80多种世界各地的语言正在被调查并采取措施保护,其中吴语(江浙话,包括上海话)被列为80多种需要被保护的语言之一。致力于吴语研究和方言保护的上海语言学家、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昨天在采访中表示,上海方言如不被保护,将面临“断层危机”。因此钱乃荣呼吁学校增加对沪语宽容度,为上海话的学习留一些空间。
前不久上海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情况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即使是上海本地出生的中小学生,也只有60%左右基本会说上海话。
钱乃荣说,该报告道出这样一个现实:上海方言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时刻,其前景非常令人担忧。如果不设法采取一些科学保护措施,按照国际上语言衰亡的惯例,再发展下去,上海话不久就会面临衰亡。在国外,只要一代到两代人不说了,一种方言就会发生断层,很难救活,中老年人讲得再好也没有用。
语言首先是一种文化,也承载着文艺等文化元素。何况上海话中积淀了海派文化的现代性和先进性,需要很好地传承下去。“上海话代表着具有上海特色的海派文化,如果语言产生断层。就是断了和世代传统文化的联系。”为此,钱乃荣呼吁,学校要对上海话多一些宽容。在课堂说好普通话的同时,对课后说上海话应表示宽容。
7岁以前孩子讲方言不需要教,只要跟着父母或周边环境就可以自然习得,不出一个月,就可以把上海话说得很好。钱乃荣说:“应把上海话带进幼儿园。因为现在孩子大多不会讲上海话,所以在幼儿园里学上海话很有必要。”
此外,钱乃荣表示:“希望中小学校多给上海话学习留一些空间,增加宽容度。现在很多上海小孩,并不完全听得懂上海话,也不大会说,因为缺少互相说上海话的语言环境。班上有一两个人下课开始说上海话,其他孩子就会接上去。就算一开始连完整的句子都不会说,但是孩子们很快就能将日常讲话内容和听到父母讲的上海话对上号了。”
钱乃荣表示,上海话的传承,关键是学校里下课要讲,小学老师可以在下课时进行倡导,在孩子间营造用上海话交流的环境。在家父母也要与孩子多讲上海话。“12岁之前是方言的最佳学习年龄,小时候一旦学成了,以后就是经历长期出国生活也忘不了。”
[语言主管部门] “上海版”语言应用能力指导标准正在制订
记者昨天了解到,上海正在研究制订“上海版”语言应用能力指导标准,这是本市语言文字主管部门今年的一项课题。
这一课题意在培养孩子的多言多语能力,研究上海话、外语等各类语言的市民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创设语言环境。该标准从语种能力、语言技术、语文文化能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入手,有望缓解上海小孩不会说上海话的尴尬。本市语言文字主管部门从今年年初设立课题,明年将有初步结论。“在上海,有很多新上海人。今年的小一新生中,非上海户籍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上海户籍人数。小孩会说上海话的比较少,这是自然的,但家庭和学校可以留一点空间给上海话。学说上海话,我们鼓励孩子在家庭里多练习,学校里也可以开设些拓展课程和校本课本,但不强求学校统一。”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李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