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物美价廉的散装月饼受欢迎。 记者 王凯 摄
黄牛直呼今年生意难做。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茂 摄
“还有3天就到中秋节了,还没人给我送月饼券!”海口市民小罗纳闷:今年的中秋节为什么这么“冷”?
市民刘女士也发现,今年市场上高档包装月饼难觅其踪,唱主角的是简易包装月饼和散装月饼。
变化最大的是,年年热闹的月饼黄牛也对今年的行情怨声载道:往年生意好时,他们一天能赚200多元,而今年一天最多只能赚二三十元,收入锐减九成。
今年海南月饼市场怎么了?许多市民都不知道月饼市场遇冷的奥秘。
有业内人士称,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类购物卡、券的交易得到遏制。中纪委日前强调,要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一系列反腐禁令,直接吹冷了月饼市场。
许多市民好奇,反腐禁令下的月饼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大家谈
让月饼回归朴实
海南大学詹长智教授:前几年月饼追求奢华,过度商品化,吃月饼成了吃“面子”,离题万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正常现象集中反映到了月饼上。应该借今年狠刹“四风”的契机,让月饼回归它原来朴实的本质。
海南大学章汝先教授:我自己几乎不吃,每年收到的四五十盒月饼都拿给学生们吃。现在不仅是月饼价格离谱,意义也被扭曲,更重要是对资源的浪费。
某高档小区保洁员符小妹:看到那么多精美的盒子扔在垃圾桶里,就觉得心痛,光是垫盒子里的丝绸都不知道浪费了多少钱。
黄牛不牛了
首遇如此惨淡行情
明年是不是要转行
往年生意好时,一张月饼券赚30元,一天能赚200多元,但今年一天最多赚二三十元。
黄牛,临近中秋最是活跃,百度甚至为他们专设了查询名词———月饼黄牛。
这是靠倒卖月饼券获利的一群人。
近日,海口海秀东路国际商业大厦两侧被月饼黄牛们包围,他们从树荫下、停车场里,或某个角落窜出来,举着印有月饼款式的“菜单”,大声询问“要不要,要不要”。但今年的生意显然不如往年,有黄牛不顾危险,冲到机动车行驶道上,拦住车辆拉生意。
往年此时,这个“换饼点”早已水泄不通。而今年此时,这里却几乎看不到前来领月饼的单位面包车或商务车。在“换饼点”负责打包的小伙子完成几单收寄业务后,坐着与旁边的人闲聊,直感慨今年生意淡。
供给也似乎不太旺盛。
国际商业大厦某品牌月饼展示柜里提示着,现在所有品种打七五折。导购小姐显然没有太大兴致守着清冷的柜台,悻悻地躲到了一边休息。
黄牛阿惠年年此时与姐妹们来这儿蹲点。原价每盒168元的某品牌潮式迷你鸳鸯月饼,八月初六的收购价是70元。商家七五折126元,如果有人愿意出100元,或者还价到90元,阿惠都会答应成交。但今年她还没收到月饼券。真有人需要买,她得去找“同行”借券。
“价格每天都在变。一般,中秋前半段时间主要卖月饼券,后半段时间主要回收月饼券。”聊熟了后,阿惠向记者透露了内情。
原价每盒398元的某品牌精装七星伴月,今天黄牛的出售价是199元。一位清瘦的男子凑上前来,悄悄地说,189元也可成交。“这个价我基本没得赚了,不卖给你,我担心会没有买主。”该男子说,往年生意好时,他一张月饼券多的能赚30元差价,一天能赚200多元。但今年一天最多只能赚二三十元。
除了国商,滨海大道海口人大会堂马路边和会展中心“换饼点”的走道台阶上也站着数十名月饼黄牛。
往年,这里会有几个展厅租给几家有名气的月饼品牌商临时使用,但现在还是“铁将军”把门。
一位中年妇女面带愁容地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从业”5年的老手,她第一次碰到如此惨淡的行情。以前行情火爆时,大品牌的热门月饼券,一般五六折收,转手八折就能卖出去。上午收的券下午就能全卖完,一个月下来,少则收入5000元,多则上万元。
“只寄希望最后几天能火一点。照这样的趋势,是不是明年要转行了?”月饼黄牛们说。
厂商亲民了
月饼不再“高富帅”
今年流行“适用男”
鱼翅、鲍鱼馅料月饼今年鲜见踪迹,以白莲蓉、五仁、蛋黄等为馅料的传统月饼重新占据主流。
“买来自己吃,月饼还是简装或散装的最实惠。”9月11日上午,海口家乐福南亚店工作人员在月饼展销区介绍。
显然,今年已上市的月饼大多以简装或散装为主,大多数月饼就是装在普通的纸盒里,价格便宜了许多。而包装较为精致的盒装月饼只占了小部分。
“10多元至60元的小包装,或10元以下论斤卖的散装月饼最受欢迎。”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稍微精致的盒装月饼售价也多在200元至300元之间,往年动辄500元以上的豪华月饼,超市难觅踪影。
超市相关负责人称,今年他们供应了200多个单品的月饼,品牌以海南本地和广东的为主,香港、台湾等地的也有一些。受大行情影响,月饼厂家、商家促销力度比较大,价格相比往年更加优惠。
在海口明珠路大润发超市,月饼同样以包装简约、价格实惠为主。礼盒月饼的价格大多在200元以内,只有个别400元以上的月饼“躲”在角落里。
其他超市亦是如此,往年主打“高富帅”路线的鱼翅、鲍鱼馅料月饼今年鲜见踪迹,以白莲蓉、五仁、蛋黄等为馅料的传统月饼重新占据主流,月饼从高端礼品逐渐回归平民路线。海口、澄迈等地的手工月饼今年格外畅销。
餐饮酒店的品牌月饼,无论自行生产还是贴牌生产,今年也显得格外低调。
往年“富丽堂皇的外包装是面子,山珍海味做馅料是里子”,今年都改走“经济适用”路线。许多高档餐馆酒店推出的月饼礼盒很多不超过400元,并主打100多元的礼盒。
“高档品种今年基本被淘汰了。”海口滨海大道一家高档酒楼的经理说,今年该酒楼最高售价的月饼品种是468元的七星伴月,团购还可以打六折,其他品种月饼价格均在100多元至300元之间。
高价月饼被打入“冷宫”,市场总量整体萎缩,但大型餐饮酒楼并不舍得放弃这块市场。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因月饼利润大,餐饮酒楼每到中秋,都要靠此赚一笔。一方面,如果今年不推出自己的月饼,担心明年流失客户;另一方面,有的酒楼去年的包装盒还没用完,今年不用就浪费了。
但市场比业内估计的还要惨淡。以批发月饼闻名的三亚红旗街到八月初六还没有月饼摊,而高端楼盘赠送客户的月饼今年能免则免。
月饼券里的灰色利益链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了海南月饼市场挤掉泡沫,回归朴实本质的奥秘。
月饼券衍生巨大利润
一切得从折扣和月饼券谈起。
1990年代中期,某品牌月饼开创了海南月饼市场折扣营销先河。在离中秋节还有两个月的时候,该品牌商以低折扣向批发商发售月饼券。刚开始以四折、五折出售,待销售量达到计划总供应量的一半时,折扣逐步提高至六折、七五折。待销售量达到八九成时,就是全价。
而批发商在一开始就获得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分得了月饼市场的一大杯羹。批发商再发动黄牛,市场就显得越发“繁荣”。一个品牌全省23个换饼点,光黄牛就有数千人。
虽然该品牌月饼当时少有鱼翅、鲍鱼等“高附加值”,但月饼的高额利润足够支撑起整个利益链,月饼券就此兴起,并为高档月饼推波助澜。
“月饼市场的繁荣还与口味潮流有关。”琼式月饼传人郑长益的儿子郑芳茂说。郑芳茂目前在海口才茂食品厂任总经理,他认为自潮式月饼进入海南后,琼式月饼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因为潮式月饼入口香酥,走“糕点”路线,很受年轻人欢迎。潮式月饼正是借助口味和营销,短短几年迅速占领了海南市场绝大份额。如今琼式月饼厂要规模化生产,不得不兼顾潮式月饼的制作,这才可生存。
虚拟月饼捏造虚假繁荣
海南月饼市场究竟有多大?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2012年,海南月饼的销售额创下了历史之最———至少2亿元以上。其中,某潮式品牌月饼卖了50万盒,销售额超过1亿元。
“50万盒是不是实打实地生产和出售,并吃到人们的肚子里,我不好说,但月饼券肯定印了这个数。”该人士说,月饼的平均利润率是60%,少数能达到200%。
在月饼高利润率的驱使下,多印制月饼券来增加“虚拟月饼”的数量,对月饼商家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首先,印制并出售更多的月饼券能占领市场份额;其次,“月饼券的回收,总体上也是包赚不亏。
“折扣营销能保证月饼券在销售初期迅速卖掉一大部分,月饼券通过批发商、单位集体购买者,流通到个人手中,经黄牛回购,最终流回到月饼厂商处。”该人士透露,如果回购折扣与销售折扣一致,那这一部分月饼券在金额上没赚没赔,但省去了月饼的生产环节,算是赚了。一般情况下,回购价格比销售价格略高,等于将已获得的利润吐出来一部分,但只要品牌月饼的销售量足够大,总体还是赢了市场,赚了吆喝。
“估计往年至少有20%的月饼券是虚拟的。它们根本不存在实物生产,靠券的形式流通,养活了黄牛,膨胀了份额,造成了月饼市场虚假的繁荣。”该人士分析。
反腐禁令吹冷月饼市场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级部门三令五申,各类购物卡、券的交易得到遏制。中纪委日前强调,要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
这样有针对性的举措,老百姓拍手称快。天价月饼市场应声回落。同时,单位团购这一块月饼市场,影响更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干脆放弃了往年的月饼福利,而一些企业也不再大批量购买月饼送礼。
海口一酒店按往年的经验,订了3000盒月饼送客户,没想到今年一盒月饼也送不出去了。该酒店朱经理说,明年酒店不会再订做月饼了。
业内人士说,今年月饼销量比往年有所下降,月饼券的发放量、流通量比往年减少。
团购月饼券送礼大幅减少
“离中秋就差3天了,我手里还有400张月饼券,这在往年是不可想象的。”海口滨海大道某酒店负责月饼销售的经理今天告诉记者,而且,今年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大批量订购月饼券赠送给政府工作人员和客户的这条销售渠道,今年销售量大幅减少。
从事和研究市场经济的杨先生进一步分析了海南的月饼市场。
杨先生说,可想而知,今年月饼市场的萧条,必然使明年订单锐减。月饼市场第一个环节的反应就是,厂家减产。今年月饼价格普降,明年将因销售利润降低和销量减少,大部分酒楼的订单也将减少。到市场的第三个环节,月饼黄牛不再活跃。最后,经过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到消费者手中的应该是量价合理的月饼。
“可喜的是,虚高的月饼市场今年被挤去了泡沫。这个风以后也一定要刹住,并借此进行市场重构。”詹长智说。
月饼券是如何流通的
@第一财经《陆家嘴杂志》:月饼厂商印了一张100元的月饼券,以65元卖给了经销商,经销商以80元一张卖给了消费者A,消费者A将月饼票送给B,B以40元一张卖给了黄牛,厂商最后以50元一张向黄牛收购。你看,没有生产月饼,厂商赚了15元,经销商赚了15元,A送人情,B赚了40元,黄牛赚了10元。这就是月饼的证券化。
@新北方官方微博:你能看出其中的猫腻吗?
@第一财经日报:月饼证券化,难道没有输家?
@抽风的马里奥:所有人赚的钱都是A付的,A亏了80元送给了B。
@弈道无疆:A就是输家,他花了80元,但B只认收了他40元。
究竟谁赚了月饼券的钱
在月饼券的流通交易过程中,究竟谁赚了钱?表面上看,月饼生产厂家将月饼卖给酒店,厂家赚到了钱。酒店将月饼券以折扣价推销给消费者A,消费者A也享受到了折扣价。消费者A把月饼劵送给消费者B,消费者B将月饼券拿到市场上低价卖出,卖出即赚到。买到月饼券的市民也满意,因为他以便宜的价格买到了月饼。另外,黄牛是低买高卖,也赚到了钱。最后,部分月饼券回流到发券的厂商,后者可以再次赚取一定利润。在整个利益链条上,似乎每个环节都没有吃亏,形成了一种“共赢”的局面。
事实果真如此吗?对此,有专家表示,月饼券流通的各个环节,将月饼券当成期货在炒,月饼券成了一种有价证券。这种情况下,月饼券和月饼之间没有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实际上是消费者的权益受损,最终对此买单的是消费者。目前市场上的月饼定价普遍虚高,“灰色利益链”在各个转手环节均有利可图的表象背后,实际上是月饼高额的利润在支撑。最终掏钱的是这个食物链中掏出真金白银的消费者,说到底,还是消费者的利益受损。(记者 刘贡 程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