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百年民宅存量少损坏多 专家呼吁政府补贴

2013年09月24日 18:43   来源:法制晚报    郭冠华

 

  工人正在修缮老宅的隔扇,虽然花费不菲,但房主觉得老宅是祖上留下的念想,不能看着它倒下 摄/记者 林晖 郭冠华

墙壁上的软心泥塑已经损坏 摄/记者 林晖 郭冠华

门楼两侧新盖了出租房,已不是原来的模样 摄/记者 林晖 郭冠华

  石景山模式口大街,是旧时的京西古道。古道两侧的老宅原多是四合院,距今已有百年左右历史,对老北京的人文历史和风土民情有重要参考价值。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保留下来的老宅数量不多,且破损严重,亟待修缮。无奈老宅目前不属于文保范围,居民只能自费修缮。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应给予指导和补贴。

  讲述

  想修旧如旧 得自费十几万

  家住模式口大街的陈女士,家里保留着五间老宅。今年已68岁的她介绍,老宅是老伴儿的爷爷盖起来的,距今已有百年之久。

  前不久,陈女士怕宅子太老,扛不过今年的雨季,专门请来“公园文物有限公司”的工人“修旧如旧”。

  领队师傅告诉她,修缮这座在百年前就算是“高档住宅”的老宅,工艺比较复杂,就制作“木榫”来讲,就比用钉子花费的工夫要多得多,工程需要七八个工人同时干至少一两个月,价格也相对较高。

  商讨过后,陈女士大概算了一下,修屋顶、瓦片2万、房顶木板等,再算上后期修补和油漆,差不多也要十几万。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虽然老宅有百年历史,但并不在文保范围之内,陈女士无法获得任何修缮资金补贴,但她还是决定开修,“只要能保住老宅,自掏腰包也值。”

  现状

  昔日古道民宅 仅七八处保存完整

  和陈女士家的老宅一样,京西古道上还有好几家“硕果仅存”但年久失修的老宅。

  石景山区文保协会的副会长、石景山区民俗文化协会主席门学文先生,长期致力于京西古道文物保护研究,编写了《京西古道模式口》一书。

  据门先生介绍,在明清时期,将近1500米长的模式口大街“东临帝京,西通塞外”,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煤炭、驼队进京要道。据说,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便是从这里牵着骆驼走出去的。

  这条道上做生意的人极多,老民宅的主人也大多是商人。作为京西重镇,模式口地区民风重商,民宅只管实用,不尚奢华。这里是北京24个老四合院片区之一,有些老民宅的门楼、房子很有历史研究价值,具有一定的人文历史研究价值。

  十几年前,模式口大街比较完整的老民宅有二三十处,可以供人参观。然而现在这条街上的老民宅,比较完整的只有七八处。

  门先生此前曾走访过陈女士家的老宅。土木结合、四梁八柱、榫卯结构,再加上高高的脊、精美的隔扇,坚固又美观,又“原汁原味”,“四梁八柱的房子,都是砖木结合而成。主要靠木材承重,墙壁不负荷重量,所以‘墙倒屋不塌’,实用性很强”。但类似保存完整的老宅,已经不多了。

  得知陈女士倾尽全力自费修缮老宅,门先生表示陈女士此举“值得称赞”,“鉴于文物法中并无对老民宅的资金补贴,民间也缺乏相应筹资,个人的积极修缮,就显得十分不易”。

  探访

  据门先生介绍,如今剩下的老民宅中仅余“薛家一进院”和“仲家三进四合院”算是比较典型的了。

  但《法制晚报》记者探访发现,即便是这些老宅,也难以保留过去的样貌。

  薛家老宅 三间成危房 屏门难恢复

  近日,《法制晚报》记者来到薛家大院探访,却只能依稀看出门先生在书中描写的“薛家一进院”的模样。

  院落保留完整,但老宅装上了玻璃窗和铁门、铁丝网,屋顶上的旧石瓦片被卸下来,堆在一旁。中间的空地盖起高矮不一的砖房,这些都是租房人的厨房。

  据租住人称,前几年这座老宅还住着人,但现在老宅的三间房成为危房,薛家人住在旁边的两间老宅里,但屋顶的瓦片很稀疏,门柱也有些歪斜。

  据门先生介绍,薛家北开院门,原有屏门一座,但在2000年普查时就已经坏掉了。“1965年的时候,上书福、禄、祯、祥的屏门还存在。要回归老宅原来的样子,正房应该大修,”门学文先生说,“把院子中间的砖房拆了并不难,恢复屏门是关键。”

  仲家大院 门板腐朽泥塑损坏 修缮造价高

  据《京西古道模式口》书中记录,仲家大院建于1910年左右,位于田义墓西侧,建造者为煤窑商人仲桂芳。当年开山造地,历时两年多竣工,是保存较好的组合式四合院,称得上模式口村最好的房子。

  门学文先生称,他不久前刚去仲家探望过,“仲家是有保护旧宅意识的,但现在三进门内盖起了出租房,正房开始向下塌了,估计过个10年左右,房子可能就撑不住了。”

  《法制晚报》记者探访时发现,仲家这个完整的四合院盖得比较坚固。仲家后人说,除了屋顶石片有些滑落,他们在屋顶抹了些水泥外,还没有怎么大修过。

  但老宅的门板木料已经腐朽,书里提到的“墙壁上的软心泥塑”已经损坏近一半,据仲家后人介绍,2000年时泥塑的样子还比较完整。

  仲家后人表示,早就考虑过“大修老宅”,但请专业人士看过发现修缮造价达上百万,没有这笔资金,只能自己小心呵护。

  和这里土生土长的老人一样,古老的寺庙、高大的过街楼,还有漫长的驼队,都是陈女士记忆中最难忘的部分。

  陈女士自结婚后就搬进了老宅,在这条街上一住就是四十多年。陪老伴儿连夜苦读、扶着孙女在火炕上学会走路……时光流逝,京西古道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但陈女士依然眷恋这里的一切,老宅、老家具、老街坊,都成了记忆里的大街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老宅盖得精致,连拍《半路兄弟》的导演也来她家里取景:“早听说北京的老房子做了双层窗户,今天可算是见到真的了。”

  此前,有开发商想高价收购老宅,孩子们也劝她住楼房,她拒绝了,“宅子是祖上留下来的念想,一辈子的好时光都在这里,离不开”。“希望大家能多关注老宅保护,因为拆了、坏了就真没了,以后子孙就再也看不到了,不能看着它倒下来。”陈女士说。

  专家建议 修旧如旧非私事 政府应给补贴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表示,模式口大街的老民宅非常有代表性,和老北京的民俗息息相关。但对这些“有一定保护价值”的民宅,因其没被鉴定为文物,且老宅未危及到生命安全,因此国家未有相应修缮补助政策。

  “修房子是自己的事儿,如果修旧如旧的话,就不是一件私事儿,国家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补贴”,刘卫东说,“如果它不够文物的级别,但对旅游文化有一定价值,当地文物局又不舍得让老百姓拆掉,那就应该给予适当指导和补贴。”

  政府回应 还原模式口古街 议案待审批

  石景山区文物科的贾科长表示,模式口大街的老民宅确属于“有保护价值的民宅”,但还未评估录入文物范围。居民修缮过后可以找专家审评,如贴牌成为文物,那以后所有修缮费用就全部由文物局来承担,老民宅也收归国家所有,但目前,志康靠个人。

  金顶街街道办事处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法制晚报》记者,街道办事处比较重视模式口地区的环境和建筑。今年年初,石景山区人大代表曾提出“还原模式口古街”的议案,呼吁对模式口大街民宅的统一修复和住宅规划,建成集明清建筑、可参观旅游的京西文化村。但议案要通过审批,还需要时间。

  “模式口大街目前住的也不都是老居民,还有一些其他小区的住户,如果统一规划涉及到拆迁,不是一个小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只能请专家来评估价值,等议案通过,统一规划。”(文/记者 郭冠华 摄/记者 林晖 郭冠华)

(责任编辑:秦静)

商务进行时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