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民心工程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2013年10月30日 16:16   来源:天津日报   

  民心工程 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新区连续4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综述

  这几天,新港街北仑里社区正在进行供水管网改造,2200多户居民将告别从上世纪80年代就使用的旧管网系统。作为民心工程,今年,新区老旧小区供水庭院管网改造达230公里、入户14万户。

  自2010年新区政府成立以来,民心工程可谓硕果累累,全区4年累计新增就业40余万人,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879万平方米,新建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98所,新建改造医院、村居医疗中心350个,新开调整公交线路77条,改造老旧管网672公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

  切实体现执政为民

  2010年,区委、区政府成立伊始,就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作为执政目标和改革动力,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就业、收入、住房、入学、就医、社保、食品安全、卫生、交通、生态环境、孤残救助、管网改造等方面入手,围绕执政为民这一核心理念,全方位开展民心工程建设。

  连续4年实施80大项、近300个子项的民心工程,下功夫解决群众最急需、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问题。

  “服务是一种态度,服务是一种作为”。近4年来民心工程的有效实施,已形成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机制——成立新区20项民心工程领导小组,建立起以区政府一把手区长为总负责人、常务副区长为主要负责人的“民心工程”统筹协调机制,完善例会通报制度,健全检查督导,使每一个工程项目始终处于有领导、有制度、有检查、有监督、有报告的有序运行之中。一整套科学的实施机制不仅确保了民心工程当年立项、当年建成、当年见效,成果实惠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实、享受到,而且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强化服务功能等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

  切实贴近民心所向

  坚持以民为本、以民为先,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

  持续地进行保障性住房和农民安置房建设。2010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80.8万平方米,2011年开工建设300.9万平方米、40793套,2012年开工15个项目、约2.5万套,今年开工建设1.5万套,现已完成6823套、8个项目,保障能力惠及40万人,做到了应保尽保;连续4年开工建设301万平方米农民安置房,使1.9万农民得以在干净整洁的社区安居。

  持续地提高最低工资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最低工资标准由2010年的920元一直提升到今年的1500元,使10多万职工受益;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已完成覆盖企业1万余家、职工36万余人;扶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新机制;大力建设设施农业多亩;改扩建循环水养殖车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人均300元提高到现在的420元,人均筹资标准达到500元,政府补助近430元。

  持续地扩大就业规模。共增加就业40余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做好就业培训和安置,城镇登记失业率几年来稳控在3%;做好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仅今年前三季度,新区共组织各类招聘会134场,提供岗位8.8万个次,达成意向7.8万人次。

  持续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今年9月,全区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中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现参保104万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76万人,全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5.6万人,参保率达到98.5%。今年10月1日前正式发布实施建筑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办法。

  持续地改善公共交通和生态环境。成立滨海公交公司,收购个体经营和不规范经营公交线路,淘汰黄标车,新开和提升77条公交线路,投入节能环保公交车1211辆。全区实现了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惠民工程,刷卡九折优惠,让百姓真切感受到了城市生活的便利;每年以千万平方米的速度绿化新区环境,已完成的高速路两侧、公园绿化、河道绿化和正在大规模建设的郊野公园正在扮靓着区域环境。完成港东新城等一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一批教育、卫生、文化、社会综合服务设施相继开工建设、落成。

  不断加大城乡困难群众分类救助、临时救助力度,今年向全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对象、五保对象等各类社会救助对象12402户23118人发放保障金8065余万元。2012年发放低保补助金、特困救助金8600余万元。为散居孤儿发放救助金,向每位孤儿发放爱心保险卡和助孤助学援助款,启动滨海慈善三年救助行动计划,开展各类系列慈善活动。

  切实改善民众生活

  在港西街、太平镇等地,居民一直饮用地下水,这里地下水氟、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严重超标,虽然实施了除氟工程,但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为从根本上解决原大港地区10.5万农民长期以来的饮水难题,新区政府2010年即将大港引滦河水入农村工程列为民心工程实施建设,当2010年12月23日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水,港西街鑫泰小区刘树龙大爷激动地说:“过去我喝了50多年的地下水,那种又苦又咸又涩的感觉记忆犹新。 现在,左边水龙头流出来的是甘甜的滦河水,用来饮用;右边水龙头流出来的是地下水,用来洗菜、刷锅、洗碗。”村民们为政府送来锦旗——“饮水工程系民心 万众共饮幸福泉 党恩浩荡送甘露 恩泽潺涓进万家”。

  在向阳街、胜利街等街道社区走访时,居民告诉记者,民心工程是百姓最关心,也是百姓最能得实惠的事。现在不出社区,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各种精神文化需求便都可解决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图书室、便民服务大厅、多功能活动室、市民学校、残疾人日间照料室、青少年快乐营、助老配餐服务……几年来,新区政府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大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对接,开辟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全区覆盖;创建文明生态村,建设农街镇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村文化室全面建成;建设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放心菜、应急性蔬菜基地,推进放心餐馆、放心馒头、放心油、放心猪肉、放心奶等食品安全系列工程建设,实施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工程建设;开展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对特困、孤老、高龄空巢、离休老人、失能等重点人群提供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助残、助老、助孤;文化惠民、司法惠民、慈善惠民等。

  在新港街北仑里社区,居委会杨丽君书记告诉记者,现在北仑里2202户居民,60岁以上老人就有近1200人。居民们现在最希望再增加一些社区养老设施,使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们得到更好的养老服务和照顾——一项项牵动百姓生活的民心工程凝聚的无不是政府的决策力、执行力和公信力,凝聚的无不是党心、政心和民心。近4年的民心工程实施,使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长足发展,建立健全了服务人民群众的长效机制,为新区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大开放大发展营造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