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企出城招工外省来沪揽才 全因需求错位对不上[图]

2013年10月31日 10:46   来源:东方网   顾卓敏

近年来,外省份经常有企业组团来上海招高端人才。本版摄影青年报记者吴恺

  本周六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在上海虹桥宾馆举办“2013年浙江上海高层次人才洽谈会——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紧缺高端人才引进”,推出高层次人才岗位3000余个,招聘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7000多名。据悉,这也是浙江省自2003年以来第11次大规模组团来沪招聘高层次人才。然而,就在浙江、江苏等周边省市大规模组团来沪招募人才的同时,上海嘉定区却组织企业走出去赴外地院校招聘技能人才。

  浙江企业高薪来沪引才

  据悉,此次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携290多家企事业单位来沪,欲招募7000多名人才。在总共推出的3000多个招聘岗位中,涉及新材料、光伏、能源、机械、电子、通信、计算机、医药、化工、纺织、印染、农业等60多个行业领域。企业招聘的人才主要以经营管理型和新技术研发型的高层次人才为主,此类岗位有936个,其中,总经理、副总经理、市场运营经理、营销总监等高层经营管理职位438个,占岗位总量的14.6%。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洽谈会上将释放数量庞大的高校岗位。由于上海历来汇集众多优秀高等学府,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对浙江省内各类高校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此次招聘,包括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45所省部属、地方性高等学府,计划招聘3400多名教师、科研、管理等岗位人才,其中博士研究生2800多名、硕士研究生600余名。

  经过11年的精心打造,浙江—上海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洽谈会逐渐形成品牌优势,成为浙江最重要的引才平台之一。在此次组团招聘中,有52个来自舟山群岛新区的高端岗位将采用“身份封档、合同聘用、绩效考核”的灵活用人机制,保障待遇实行“一人一议”。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相关岗位所提供的年薪在30-120万元间,落户、住房、安家补贴、政府津贴、社保、配偶工作及子女就学等全面配套落实。

  事实上,据了解,就今年以来,如此大规模、大手笔来沪揽才的不仅只是浙江省、舟山市,江苏、安徽等周边省份也频繁来沪推介其人才政策,瞄准的都是金融、科技等领域的高管或是科研院校的领军人才、研发团队,优惠政策、福利待遇也是节节攀升。

  本地名企外地招“技工”

  然而,就在上海人才如此吃香的同时,嘉定区人社局则于近日组织区内联影医疗科技、卡斯马汽车系统、福耀玻璃等15家知名企业赴陕西省宝鸡市开展校企合作交流,为企业引进所需技能型人才。“很多企业不缺博士,不缺硕士,高科技的产品研发出来了,结果发现生产线上没有技能型人才。”采访中,嘉定区来沪人员就业服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透露,面对人口红利的消退,一线技术人员的短缺困扰着很多企业,一方面嘉定也在加紧培养本土人才,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外地引进来缓解人才缺口。“15家企业招聘需求近300人,提供的岗位薪资均高于3500元。”

  据介绍,嘉定区近几年来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技能型工人需求增大,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部分企业难以找到匹配性强的技能型工人。“如今上海的孩子不愿意到一线做工人,企业生产线上大量使用的都是来自安徽、河南等地的技术人员。但这几年,随着昆山、太仓等上海周边区域的发展,外来人员的流动率很高,企业普遍反映,刚培养一个熟手,转眼就被‘挖走’了。”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把眼光放到了中西部地区,希望通过与技术院校的对接,来储备人才。

  据介绍,本次活动针对学生制定了完善的技术骨干培养计划,共与12家院校签订45份校企合作协议书。联影医疗科技与鹏达精密包装材料两家企业在宝鸡技师学校当场面试学生,已筛选出55名学生11月到岗,其余企业也加紧与学校磋商面试安排事宜。两地人社部门将对企业与学校间合作情况继续做好跟踪服务,努力使校企合作协议内容落实到位。目前已促成区内120家企业与70多家外省市职业技术院校建立关系签订友好合作意向书225份。

  [专家说法]

  高校毕业生加速蓝领化

  来自权威调研机构的最新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而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得以提升,中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采访中,不少专家也指出,“最难就业季”更加暴露出就业难背后的深层次矛盾,中国面临着“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问题,绝大部分就业难的人群缺乏岗位所需技术和技能,因此职业培训、职业教育仍需大力加强。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HR,Mint坦言,40年前,公司主要招聘物理系、化学系等专门学科领域的毕业生,现在则更看重毕业生的“软性技能”,比如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能力、适应能力等。“在从校园到职场的道路上,入学、技能、工作等环节应当有机衔接起来,教育机构同用人单位需要打破藩篱,比如用人单位可以参与课程设计,安排员工为学生授课。可以组织短期技能型项目,侧重于对特定岗位最重要的某些技能的培训。无论什么工作,谁来提供,关键在于让企业及早参与,强调通过实践和模拟来学习,根据实际技能来评估熟练程度,确保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