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消除“菜农流大汗、菜贩挣大钱、消费者出大钱”的现象,拉萨市城关区将购买10辆蔬菜直销车在吉日、八廓、吉崩岗等街道销售平价、放心的蔬菜和肉类,解决辖区部分困难群众就业问题,减少辖区居民生活开支;夺底沟、嘎巴沟、支沟、协沟和娘热沟共5条沟的现代观光农业园区的升级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将于明年5月全面完成,当地老百姓将全面参与经营和年底分红……
城关区扶贫开发工作以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坚持扶贫到户与连片开发、规模化发展相结合,以促进产业增效、贫困户增收为目标,坚持工农联动、旅游拉动的产业化方向,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路子,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投资再上新台阶
城关区始终坚持“一条主线、三个原则”,即把解决民生作为工作的主线,坚持以解决民生为重点原则、坚持以扶贫到户为重点原则、坚持以产业开发为重点原则,用扶贫开发的成果,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
据了解,2013年,城关区共争取扶贫农发项目30个,总投资489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1597.5万元。城关区本级财政投资扶持项目16个,投资1250万元,群众自筹2248.5万元。项目覆盖城关区4个乡、12个行政村,4个办事处、7个社区。主要实施了一些特色产业、民族手工业、旅游度假、扶贫商品房出租等几大类扶贫项目。贫困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现金收入逐年提高,精神面貌有了明显转变,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城关区扶贫办主任马扎西介绍,今年,城关区农开办积极向市级以上财政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共争取到市级以上国家投资项目15个、国家投资资金1597.5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大关,与2012年相比,增加922.5万元,这些项目资金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面貌,生活水平也将逐年提高。
群众从中得实惠
城关区立足于该区实情,以产业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产业发展,选取农牧业、民族手工业、建筑业、旅游业、商贸服务业等成熟产业作为扶贫开发主导产业,群众从中得实惠。
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公司以发展民族手工业为主,原来在老城区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经营,规模小,但是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城关区扶贫办申请到国家扶贫资金2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00万元,将公司搬迁到白定工业园区,占地达到50亩,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厂房、产品展厅等。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预计该项目年纯利润可达到102万元,解决75名困难户群众就业,年人均增收5300元。
夺底乡洛欧庄园项目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庄园改扩建为内容,总投资820万元,年毛收入预计达到280万元,纯利润达到72万元。城关区将把纯利润的40%作为农业示范园的运转资金,30%用于洛欧村284户贫困群众分红,人均年分红将达到3000元。
同样,夺底乡维巴村休闲农业示范园项目也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庄园改扩建为内容,总投资300万元,年毛收入预计达到380万元,纯利润达到90万元。城关区将把纯利润的40%作为农业示范园的运转资金,30%用于维巴村146户贫困群众分红。
产业扶贫促发展
城关区配合拉萨市东延西扩的发展战略,主动接受市区辐射,积极融入拉萨经济发展圈,挖掘特色和潜力,大力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促进农牧业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工业,促进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推动产业扶贫奠定基础。
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对新技术掌握缓慢、参与市场经济能力不足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2013—2015年期间,城关区将计划建设六类共22个扶贫开发项目,总投资23397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拓宽收入渠道,对贫困地区农牧民推广栽培、养殖新技术,直接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技能和科技水平,以技术促增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贫困农牧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提高生活质量。预计到2015年底,城关区农牧民人均收入将突破万元,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9898元。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