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百年危楼重焕生机 73家房客喜迎新居

2013年12月04日 16:32   来源:东方网   祝玲

    据《新闻晚报》报道,“灵额、灵额。”一拿到新房的钥匙,蒋阿姨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房间,独立的卫生间、厨房,漂亮的木地板、粉刷一新的墙面……她简直不敢相信这眼前的一切。

2010年,本报多次报道已有百年历史的外滩港四大楼岌岌可危,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在经过一年的结构性大改建后,百年港四大楼以全新的面貌迎回原来的73家房客。

重生——

每家都有独立厨卫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外滩中山南二路13号,完全无法将眼前的新大楼与印象中的危楼联系起来。

“真不敢相信我们还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居民激动地对记者说。还是原来的“回廊式”结构,两个崭新的楼道出现在面前。“这里要打个孔,装空调用。”一户居民正告诉装修工人。

    在一楼的116房间,蒋阿姨满心欢喜地将新家里里外外看了个遍。“几年前你来采访时,裂缝有手指宽呢。”蒋阿姨说,“现在真的心满意足了。”她家原来是一个大间,和母亲、女儿三代人住在一起,如今请施工队隔成两间房,每间都有阁楼,楼上睡人,楼下作为客厅。

    港四大楼原来没有厕所,现在每家每户都有独立卫生间; 过去大家都将灶台搭放在外面走廊,现在有了独立的入户厨房,并且新安装了统一的煤气管道,与钢瓶永久告别。一根红色的消防管道也穿过每一层的回廊,时刻保护着居民的安全。“再也没有电线乱拉乱接,没有消防通道乱堆杂物。”居民赵阿姨说,大楼的安全系数高了,居民的安全感也增强了,现在大家都是独门独户,还有效地保护了隐私。

    如今,原来居住在港四大楼的73家住户都拿到了新房的钥匙并开始装修,最快的今年春节就能入住。

前世——

大楼倾斜墙壁开裂

    崔先生从出生起就住在中山东二路13号港四大楼里。前面是外滩,后面是城隍庙,风景独好,可他不仅没有欣赏风景的心情,觉得连安全都难保证了。3年前,他向本报反映,家中墙壁已经裂开手指宽的裂缝了,外面的光线可以从裂缝中透进来。一到下雨天,雨水顺着裂缝渗透进来,整个屋子都湿漉漉的无法住人。

    崔先生介绍,这栋大楼是1910年由英商太古轮船公司在黄浦江边建造的几处商务楼之一,后来改作民居,该大楼除了自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自然老化损坏以外,又受到周边建筑改建、扩建、加层等施工影响,已产生了不均匀的下沉,导致整栋楼倾斜和结构损坏,木梁、柱、地坪、墙体不同程度开裂,已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住在里面的居民都是提心吊胆。

    3年前,本报多次对该大楼进行报道。“回”形走廊上,横梁也断了,物业部门用木柱支撑起楼板,防止垮掉。居民住了大半辈子,床几乎没有挪动过位置,渐渐地床头低了,床尾却翘起来了,睡在上面,头低脚高。居民不得不在床头下垫上砖头,才能保持平衡。居民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该大楼存在的问题,最终引起政府部门重视,黄浦区房管局、外滩街道、黄浦置地集团也多次召开协调会,并确定于2012年11月正式开始对大楼实行拆落地重建。

未来——

其他危房也在抢修中

    据悉,整个重建过程十分艰难。每家每户都要评估、测量,以及设计独立的房间结构图。房子要重新改建,居民外借房子还要统计各户的租金补贴。居民搬离后,施工队进场,也碰到不少难题。比如,外滩周围都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建筑,建筑物基础埋浅且离工程距离仅为3.0米。有些施工的地方与其他居民楼只有1米多远,附近居民意见也较大,街道还要不断地做其他居民的工作。永安居委会吴主任告诉记者,好在一切困难都克服解决了,最终新的港四大楼改建完成。

    据了解,今年除了港四大楼危房抢修工程顺利竣工外,黄浦区其他6处危房抢修工程也都在稳步推进中,其中金陵路323-337号已完成全部施工,71户居民和商家都已陆续“回家”。

(责任编辑:秦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