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乐平接渡镇南窑考古发现唐代最长龙窑遗迹,是景德镇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窑业遗存,瓷都景德镇的瓷器烧造历史向前推进一步,具有正史补史的作用,为探讨景德镇早期的陶瓷历史、探索景德镇的窑业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为研究唐代制瓷手工业和青釉瓷器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今天,在江西乐平市召开的景德镇唐代南窑遗址考古成果发布会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江如是告诉记者。
此次考古研究表明,南窑始烧于中唐,兴盛于中晚唐,衰落于晚唐,距今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景德镇最早的窑业遗存是十世纪晚唐五代时期生产青瓷和白瓷的窑业遗存。
据参与考古的专家介绍,在南窑窑山北部散布大量窑具和瓷器残片,东西最宽200米、南北最长153米,地表可见13条明显隆起的脊状堆积,勘探得知在两条隆起的脊状堆积之间的低洼处分布一龙窑遗迹,总计有12条,由中心最高点向东、北、西呈扇形分布。
在南窑村窑山东南部全面揭露一条长达78.8米龙窑遗迹,该龙窑是迄今为止考古揭露最长的唐代龙窑遗迹,是目前景德镇地区发现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窑炉遗迹,龙窑遗迹的发现填补了景德镇瓷器烧造窑炉形制最早形态的空白。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