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免费午餐受质疑 公益人士称不会因噎废食

2013年12月18日 18: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门杰丹

  近日出现在郑州的免费午餐彻底打破了“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的传统说法,每天准时为贫困群体送上热腾腾的午餐,此善举温暖了很多贫困人士和目击的市民。但是也有市民质疑,午餐的费用从哪里来、免费午餐会持续多久、究竟什么目的,等。12月1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公益人士坦然面对质疑,称资金来于一个校友会的自发筹措、募捐,一个月的免费午餐费用近2万元,目前的资金足够维持一年,接下来还要继续筹资,争取把免费午餐一直做下去;虽然会有一些懒汉混吃,但他们不会因噎废食,目的很简单:“让人人都填饱肚子,让社会更加和谐。”

  18日上午11时许,记者在位于郑州市纬五路与经一路交叉口附近的一诊所门前看到,红色条幅上“免费午餐发放点”几个大字十分醒目,条幅旁边,不断有人拿着饭碗、饭盒等赶过来自觉地排队,等待领取午餐。记者观察,队伍中,有老人、中年人,也有穿着制服的环卫工。11:30分,两大桶饭菜已摆放好,几名志愿者开始给大家打饭,每个人两勺米、两勺菜,热腾腾的饭菜一一盛到大家自带的餐具里,队伍前面打到饭的人各自找地方吃饭,队伍慢慢往前移动,半个小时左右,饭菜已经分完,但还有十几个人没打到饭,失望而归。

  “真的是免费吗?”队伍有秩序地往前移动,吸引不少行人驻足观望,甚至难以相信。

  “真的是免费,我来好几次了。我离家十几里地,中午时间短回不去,我就来这里吃饭。这饭菜味道不错,萝卜比我们家炒得还好吃。”一位环卫工告诉记者,这么冷的天,吃着这碗热饭,心里暖和、高兴,也很感动。

  “来这里吃的很多都是在医院看病的人,看病花钱,困难。”一位打过饭匆匆往医院赶的大妈说,老伴在住院看病,家里借的钱都用到了看病上,自己一般都吃点剩饭剩馍凑合,直到来这里吃饭,自己才算吃上一碗热饭。

  负责打饭的志愿者介绍说,免费午餐从11月11日开始,主食是米饭,炖菜每天不一样,有土豆、芹菜、白菜、萝卜等。刚开始来吃饭的有六、七十个人,现在都150多人了。以前有人拿着塑料袋打饭,考虑到健康问题,就劝他们拿着碗、饭盒来。“虽然饭菜是免费的,但我们也要考虑健康、卫生,我们得保证食品安全,人身健康。”

  “长期住院的病人花了很多钱,连饭都吃不起,还有一些清洁工,他们虽然也有工资,但工资不高,舍不得花钱吃饭,为了救助这些贫困人口,我们就发起了这个活动,献点爱心。”在一旁忙活的负责人周国平告诉记者,免费午餐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PA河南校友会发起的,他是校友会名誉会长,这个活动还处于试运行阶段,饭菜是专门在饭店订做的,签的有卫生质量合同,目前一个月下来花费近2万元,目前筹措的资金,用一年时间没问题,如果有更多爱心人士参加,可以持续的时间更长。

  “你要是觉得经济困难,就拿个碗来排队吃饭,没有身份认证,没有门槛。其实拿着碗本身就是个槛,如果不穷,或在附近居住,不会拿碗来盛一碗饭,他会觉得不好意思。除非真正穷的人,他觉得这顿饭他买不起,吃不起,才拿个碗来排队,证明他确确实实需要这顿饭。”周国平说:“问题都有两面性,免费午餐可能也会滋生一些懒汉现象,但是你不能因为怕这个就不去救这些穷困人口,不能因噎废食,该救助还要救助。有些懒汉如果我们看到他经常来,天天来,好吃懒做的,我们都会劝阻他不要再来领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PA河南校友会会长沙振浩告诉记者:“我们都是搞公共管理的,通过这个活动,也是在探索更好的慈善救助方式。社会对这个活动整个是一种质疑,比如钱从哪来啊,能不能持久啊,但是对受救助的人来讲,他们还是非常满意的,还是感觉到雪中送炭,感觉到温暖。”

  采访中,公益人士表示,他们会通过校友会,发动更多的校友来参与、关注、支持这个活动,同时,也希望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参加进来,救助更多的穷困人,让人人都吃上饭,人人都填饱肚子,从点点滴滴开始,让身边的社会更和谐。

  这个看似空洞的口号,在这些心中有爱的公益人士看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按照计划,免费午餐不仅会温暖郑州的寒冬,还会走过冬天、迎来春天……但愿,在更多爱心人士的参与下,免费午餐活动走得更远,温暖更多的人。

(责任编辑:秦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