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产能过剩倒逼国企改革 今年央企重组或将迎高峰

2014年01月29日 09:58   来源:证券日报    刘丽靓

  “今年央企重组应该是最近几年最活跃的一年,或将出现一个重组高峰。”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能过剩将倒逼改革,以分类为基础,重组为重要手段,将产能过剩以及产业链条比较极端的包袱放掉将是今年改革的重点。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总体下滑以及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企以及央企利润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财政部1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4050.5亿元,同比增长5.9%。另据国资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4.2万亿元,同比增长8.4%;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3.8%。而之前的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利润增幅分别是17.1%、40.2%、6.4%和2.7%。今年的利润增幅可谓创五年新低。

  从主要行业盈利情况看,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的行业为有色行业、煤炭行业、化工行业、机械行业等。

  煤炭行业中,据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煤炭企业经营困难增加,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经营风险加大。前11个月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4.56%,其中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1.1%,行业利润同比下降38.8%,亏损企业亏损额405.54亿元,同比增长了80.7%,大型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7.03%,有33家企业亏损,亏损面36.7%,亏损额比去年增加了16.7个百分点。

  钢铁行业来看,据中钢协统计,2013年前11个月,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实现扭亏为盈,实现盈利58.15亿元,但盈利能力仍然偏低,主营业务利润率只有0.17%。截至2013年11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69.76%,同比上升1.09个百分点。

  “业绩不佳并非央企不努力,原因在于多数央企集中在利润率较低的传统行业,而钢铁等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去年央企为了实现稳增长的目标,采取了十分严厉的降本增效措施。”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副局长廖家生曾表示。

  为此,国资委在近日下发的《关于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加强中央企业价值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央企业要根据国有资本的特点,合理配置资源,提高配置效率,不盲目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主业,要及时调整,有序退出。超出主业范围、价值创造能力低的业务,要坚决剥离重组。

  “去年国企整个利润上涨幅度缓慢主要原因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拖后腿问题比较明显。”李锦认为,“与往年不同,未来的国企重组要避免拉郎配,应按照市场需求和规律来重组,以民营经济参与为重要特色,将国企向产业链的高端去升级,减少企业数量。”他还透露,关于国企改革方案,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做好分类和组合的一些细节工作,方案的实施肯定在今年完成。  本报记者 刘丽靓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