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月20日),央行首次正式发布了2013年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
据央行统计,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广东、北京、江苏,其中广东以13826亿元居首。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别为9.04万亿元、3.40万亿元和3.79万亿元。在企业债融资方面,北京以4246亿元的规模居于首位,大幅领先排名第二的江苏。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货币政策紧平衡的条件下,央行公布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情况可让各地区对资源分配更加关注和在意,投资人对地方风险也更加关注,进而客观评估融资状况和风险收益的问题。
去年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居首/
央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介绍,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 (每月、每季或每年)和一定区域内实体经济(即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一定时期内金融体系对某一地区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和内涵与全国社会融资规模一致。为满足各地区各部门需要,2012年人民银行建立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季度统计制度。
央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表示,目前汇总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全国数据间的误差率一直稳定在0.2%左右,比2011年下降1.6个百分点,明显低于汇总的地区GDP数据与全国GDP的误差水平,已基本符合统计数据发布的条件。
据央行统计数据,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排名前六的省(市、自治区)为广东、北京、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分别为13826亿元、12556亿元、12070亿元、10838亿元、8345亿元、7964亿元。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排名后三位的省(市、自治区)为宁夏、西藏、海南,分别为664亿元、773亿元、1084亿元。
人民币贷款方面,排名前六位的省(市、自治区)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四川,分别为8223亿元、7208亿元、5491亿元、4613亿元、3954亿元、3951亿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北京的社会融资规模排名和人民币贷款排名差异较大,从北京社会融资规模构成看,委托贷款和企业债券的排名都是第一,其中委托贷款2552亿元,企业债券4246亿元,而且第二名与它的差距相当大,委托贷款排名第二的广东为1960亿元,企业债券排名第二的江苏为1624亿元。
有利于加强监测区域金融风险/
近年来,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快速增长。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别为9.04万亿元、3.4万亿元和3.79万亿元,分别比2011年多1.39万亿元、1.1万亿元和1.29万亿元。
从结构看,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融资集中度持续下降。2013年我国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最多的前六个地区集中于广东、江苏等东部六省市,融资额合计占全国的37.9%,融资集中度比2012年下降1.5个百分点,比2011年下降6.2个百分点。二是融资的区域不平衡状况明显改善。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占同期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总额的52.2%、19.6%和21.9%;东部地区占比比2011年下降6.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占比分别比2011年上升2.0个和2.7个百分点。三是地区融资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中、西部地区融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直接融资占比较高。
另外,2013年,中、西部地区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其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分别为51.8%和54.6%,比东部地区分别高2.4个和5.2个百分点。
央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认为,建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有利于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满足不同地区多样化融资需求、有利于从金融视角寻找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策略、也有利于加强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测。
在货币政策层面,鲁政委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发布也并不影响央行货币政策,按通常的理论,货币政策是总量概念。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