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村外出务工者加速回流 半数想在城镇安家

2014年02月26日 14:17   来源:河南商报   

首席编辑 方毅夫/制图

  “离家近、照顾家人方便”、“有适合自己的工种、岗位”,河南省很多人在产业集聚区实现“家门口就业”。

  2014年,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加速回流,“就业本地化”趋势更加明显。

  趋势

  就业本地化,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加速回流

  2014年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加速回流态势,“就业本地化”趋势更加明显。

  省统计局社情民意中心春节后调研形成的《2014年河南省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如是表述。

  据调查,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到省外务工的比例连续三年下降:2012年为47.4%,2013年下降至43.6%,2014年进一步下降至39.0%。

  与此相对应,在本地(本县、本市)务工的人员比例则“三连升”——从2012年的24.2%上升到2013年的30.3%,2014年进一步上升至38.1%。

  从外出流向看,长三角、珠三角、北京仍是河南省富余劳动力省外转移的主要地区,到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的人占到62.9%。

  总体上,2014年河南省85.1%的农村家庭有劳动力转移,户均劳动力转移1.74人。

  虽然外出务工群体的总体规模仍呈增长态势,但新转移劳动力增长趋缓。

  特点

  产业集聚区给力,昔日“候鸟”实现“家门口就业”

  “候鸟式迁徙”、“钟摆式流动”,近年来多用来形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状态。

  而河南省进城务工人员在产业集聚区实现“家门口就业”,就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农村家庭的调查显示,省内转移的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中,24.8%进入省内产业集聚区就业。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企业务工人员中85.3%来自本省,这其中来自本县(市)的比例为57.3%。这里头,具有省外务工经历的务工人员(省外回流务工人员)比例为28.9%。

  报告称,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本地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劳动力回流加速的主要原因。

  大量回流务工人员在本地产业集聚区内找到用武之地,并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满足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规模扩大、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对优质劳动力的需要。

  有管理者说,“南方回来的务工人员眼界开阔,接受过完整、正规的培训,回来后都是老师,现在个个都是带徒弟的能手。”

  “离家近、照顾家人方便”和“产业集聚区有适合自己的工种、岗位”是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回流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提及率分别达到70.6%、61.2%。

  产业集聚区促进了产业和人口在空间布局上的合理集中,不仅如此,农民离乡务工所带来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也得以缓解。

  期盼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近半务工人员想未来三年内安家城镇

  调查显示,产业集聚区务工人员中,已经有15.1%的人在城镇买房或安家,而49.3%的人打算在未来三年内实现这一目标。

  河南省农村家庭对在城镇买房、安家的期盼也比较强烈。调查显示,未来三年,河南省农村家庭打算在城镇买房或安家的比例达到25.9%,其中打算在县城买房或安家的比例最高,为13.4%。

  2014年,外出务工人员最关注的问题是增加收入、提高劳动技能、子女教育和加强劳动保障。

  相比2013年,希望“涨工资、增加收入”的务工人员比例上升了23.5%。

  “能够学会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也是外出务工人员的主要期盼之一,提及率为36.7%。

  在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座谈中,省统计局社情民意中心发现部分管理者对河南省农民工的劳动技能颇有微词,“招的人素质不行,培训很长时间上不了手”。

  而在与村小组长的座谈中该中心发现,目前针对农村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实际执行多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超过半数集中在建筑家装业、纺织、轻工业等低端行业,而外省务工回流人员主要从事管理和技术岗位。省统计局社情民意中心认为,两者对比反差说明,河南省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层次需要提升。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