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反扒地图优化警情动态提示 仍需深度发掘其价值

2014年04月02日 09:20   来源:文汇报   沈竹士

  上海警方日前根据“大数据”资源梳理了今年1—3月份扒窃案件多发区域,提供了7个区的42个扒窃高发地点,并发布了一份官方版反扒地图。这份地图迅速得到追捧。

  其实早在2011年,上海本地论坛KDS就曾出现一张民间反扒地图,点击率迅速超过5000次,并在新浪微博、天涯社区被疯狂转载。不少基层反扒民警曾对此表示“不理解”:为何市民非得要一张反扒地图?警情通报一直都有,就连派出所的网上也都挂着。

  时隔3年后出现的官方反扒地图是上海警方改变理念的信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副支队长赵勇表示,正在考虑更具动态性的警情提示,吸引公众参与城市治安。

  打开“警情通报”网页得花1分30秒?

  上海公安局刑侦总队表示,曾认真研究过2011版的民间反扒地图,长宁警方的侦查员还曾走访了KDS了解情况。不过,民间反扒地图不完善:一是数据支撑不够完整,二是缺少发案动态变化。但这并不能影响大众对反扒地图的热情。

  不少反扒民警对“反扒地图热”表示不理解:对内,基础统计工作一直在做,用电脑就能看到发案情况;对外,民警经常深入社区,给居委会大妈们开警情通报会,讲解近期哪些类型案件高发……派出所网上也挂着警情通报。

  据悉,上海市公安局下辖的300余个基层派出所都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每周警情通报”,但用户体验实在令人失望。记者昨天做了个试验:首先,搜索、打开上海市公安局官方网站;接着,在网页的最底端找到“上海公安派出所网上工作站”的链接;随后,选择区县、派出所名,进入网站,在网站右下角栏目中找到“警情通报”,点击进入。这时,网站显示“正在加载中…”。

  记者测试了中心城某区所有派出所,普遍需要1分30秒才能跳出网页;而点击千篇一律的“警情通报”标题,你能看见一段300字的通报。

  在“大数据”时代,谁会忍受如此繁琐的步骤,花1分30秒盯着一张空白网页,只为等待一则300字的消息?

  美国犯罪地图:让你看到身边的案件

  “大数据”时代怎么做警情公开,警方或许可以借鉴他山之石。去年9月,美国加州洛杉矶县阿罕布拉市警察局开通新浪微博,目前已有近万粉丝。阿市警察局还获得了加州警察局长协会的“科技创新奖”。这要归功于他们定期发布的“犯罪地图”。日前,记者通过微信采访了阿市警察局华裔社区沟通负责人Walter Yu。

  去年9月至今,“阿市警察局”在微博上发布了近20张犯罪地图。比如,在“3月汽车盗窃地图”中,放大的谷歌地图上打上了5个紫色图钉,标注被盗位置。图后附上分析:“主干道以南的车辆更易成为目标。”在另一张“2月自行车盗窃地图”中,警方列举了被盗自行车品牌的排行榜。

  Walter Yu说,警方用一款软件制作犯罪地图,只需输入发案地点数据即可,并不难做。采取地图的形式,并不只是因为“很酷”,而是为了直观地让居民看见周围发案情况,让他们了解犯罪集中在哪些区域。

  记者询问,扒窃案件总是发生在热门商场、商业道路,案件高发地点并没有变化,制作反扒地图有意义吗?Walter Yu说:“从犯罪地图的价值上讲,标注入室盗窃、车辆盗窃、车内财物盗窃等案件更有意义——这类案件有很强的流窜性,富于动态变化。”

  在阿市警察局的犯罪地图中,所列数据翔实、具体,不仅有犯罪率升降的百分比,还有每一类犯罪的具体发案数。有粉丝赞道:“你们很专业。像美剧中的警察。”Walter Yu说:“你说错了,是美剧像我们。”

  多一点时间制作“地图”,多一些市民理解警察

  阿市警察局每次发布犯罪地图,都会附上一句:“不要无视,报告警察。”Walter Yu表示,警方鼓励市民在发现可疑情况后联系警察;阿市警方根据市民举报的线索破获了不少案件。

  在上海的反扒斗争中,经常发生市民“无视”犯罪的情况。那位看不上反扒地图的探长抱怨:反扒得不到市民配合,很多人被偷却不报案。有时,民警抓到正在作案的扒手,扒手的同伙身上往往有五六部手机,这些手机均无对应报案记录。记者曾随警方抓获扒手,当场找到了被偷的一对小情侣。他们说:“去年在同一条街上被偷过了。”“当时报案了吗?”“没啊。报案又有什么用?”

  警方负责“大数据”的工作人员表示,及时报案有助于寻回财物,如向警方提供失窃手机的IMEI串号;更重要的是,报案信息的缺失,可能导致“大数据”缺少可供分析发案趋势的关键样本。

  反扒民警常说:“失主宁可花时间发一条微博,也不肯帮助警察。”可是,比对美国犯罪地图,是不是也能请我们的警察再多花一点时间在微博上,多花一点精力在我们的犯罪地图上?

(责任编辑:秦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