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已达81.5岁;因癌症、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在总死亡比例中占据了七成以上;去年全年看病人次突破了两亿;今后,本市要将公立医院内的特需服务比例严格控制在10%以内……昨日,市卫生计生委对外发布了2013年北京市卫生统计公报,一系列关于居民健康及本市医疗机构发展的数据向社会公示。
关键词 寿命
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81.5岁
国际上一般用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寿命反映居民的健康状况。此次,公报数据显示,2013年本市户籍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1.5岁,较2012年增加0.16岁;常住居民孕产妇死亡率9.24/10万,婴儿死亡率为2.02%。,继续保持较好水平。
去年全市居民前五位死因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这五类死亡已占全部死因的近九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增加迅猛,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已成为居民主要健康威胁。癌症、心脑血管病占总死亡比例达到73%。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传染性疾病死因已降至第十位,但在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报告死亡率均在前五位,传染病对城乡居民健康的严重危害仍不能忽视。
此外,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加、环境污染和食品卫生带来的健康威胁、国内外安全稳定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都使得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面临的公共卫生风险将持续增加。
关键词 诊疗人数
看病人次破两亿远超医护增速
2013年,全市医疗机构(含诊所、医务室和村卫生室)诊疗人次数达20491.9万人次,较2012年增长10.9%,居民平均就诊次数由上年的8.9次,增加到2013年的9.7次。出院人数达245.6万人次,较2012年增长8.3%,居民年住院率由上年的11.0%,增加到2013年的11.6%。
市卫计委表示,医疗服务量的大幅增长,说明居民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释放,以及人口的增长导致的需求增加。
相比就医需求的大幅增长,医护人员的增速显然已经“跟不上趟”。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卫生人员数为29.4万人,仅比2012年增长了6.3%。
然而,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全市医疗机构(不含精神病专科医院)平均住院日为11.0日,却比上年减少了0.2天,市卫计委认为,这说明全市医院在住院服务量不断增加的压力下,进一步优化了住院服务流程,提高了住院服务效率。
市卫计委副主任钟东波表示,目前,新型医疗服务体系雏形逐步形成。全市部分三级医院开始建立医联体,一方面降低了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提高了病床周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基层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工作量和运行效率。
关键词 统筹京津冀
来京患者河北人占四分之一
2013年,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比上年增加10.7%,出院人数同比增加9.2%,而在资源配置方面,全市机构数五年来同比增加仅1.5%,卫生人员增加 4.0%,实有床位增加3.9%。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从上年的10.3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10.8人次。
钟东波说,随着人口老龄化、外来人口入京就医以及医疗保障覆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就医需求持续增长,首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所面临的压力仍在不断增加。未来,仍需进一步统筹调整京津冀医疗资源布局,加强对口支援。
谈到京津冀协调发展,钟东波表示,目前在北京就医的外地病人占了很大一部分,比如协和比例为60%,专科医院还会更高,由于各省医疗服务水平的差距大,使得病人都跑来北京就医,所以现在卫生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举措,让医疗水平均等化,减少患者来京就诊的必要性。如北京儿童医院成立的儿童医院集团,就是让病人就近看病。此外,相关部门曾调研发现,外地来京就医的病人大部分来自辽宁、山西等周边5个省份,占到56%,其中河北人数最多,占到四分之一,所以今后将加强合作技术指导人员培训,把更多国家医学中心建立在其他省市,如天津血液病医院等,以此来分解北京就医压力。
关键词 医药费
门诊病人次均药费393.3元
“公报”显示,去年,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393.3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18495.9元,去除物价上涨因素,与上年同期比较分别上升5.1%和3.7%。均低于同期全市人均GDP5.6%的增速。
另据了解,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155.3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5433.9元,与2012年同期比较分别上升0.9%和12.1% 。其中社区住院费用增加的原因与分层就医、社区加强康复护理、患者疾病构成变化、住院时间延长有关。
2013年,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的药费占医药费用的比重分别为62.1%和33.8%,同比均下降了3.1个百分点。市卫计委解释,全市医疗费用药占比的显著下降,一方面与部分医院实施医药分开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基本药物管理,控制抗生素使用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特需服务
各大医院特需服务不超10%
钟东波坦言,卫生资源调整核心主要在于区域布局、结构和就医秩序,“让老百姓在合适的地方得到合适的服务照顾。让卫生资源随着人口走,配置更匹配,形成社区网络化体系,在人口新增地区保证15-30分钟得到社区服务。促进大医院举办分院托管,鼓励建立区域医疗中心,让郊区居民在当地就可以看上病,不用再跑到城里。”据介绍,2013年,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等多个郊区或新城的医院设置工作已启动和推进,通州潞河医院等6家郊区医院及北京玛丽妇婴医院等多家社会资本办医院分别被评为三级、二级医院。
钟东波介绍说,目前要发展康复医疗体系和社会办医,分流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提供更多的基本医疗。同时,通过医保的调整和医联体的建立,来缓解三级医院的压力。
钟东波表示,今年北京已提出进一步控制公立医院特需医疗服务。先将各大医院提供的特需服务比例严格控制在规定的10%以内,之后再进一步压缩。各大医院压缩“特需”的情况,将作为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指标,纳入医院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并和医院评审挂钩。
针对开办大量的医疗诊所,把老百姓吸引到基层,钟东波建议,要放开私人诊所的审批条件,使审批程序简化、更快,部门联动。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