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内蒙古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2014年04月18日 14:46   来源:政府网站   

  今年以来,全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从机制上加大工业项目推进力度,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对部署的任务、制定的目标,紧而又紧地抓、细而又细地抓、实而又实地抓,集中精力抓工业项目的实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有序推进,力争完成年初9200亿元的目标任务。

  一季度,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2亿元,同比增长14.7%,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2.8%,比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完成投资436亿元,同比增长16.6%,高于全区工业投资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

  一、分盟市工业投资完成情况

  从总量看,一季度,盟市之间投资额差距进一步拉大。鄂尔多斯市完成投资额超百亿元,达144.9亿元,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32%,占西部七盟市42.8%,对全区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0%,拉动全区工业投资增长7.4个百分点。其它盟市完成投资额依次为:包头市88.1亿元、通辽市58.2亿元、赤峰市32.6亿元、巴彦淖尔市30.2亿元、乌海市23.8亿元、乌兰察布市21.8亿元、阿盟16.9亿元、锡盟15.2亿元、呼市12.4亿元、呼伦贝尔市6.1亿元、兴安盟1.7亿元。

  从增速看,一季度,有6个盟市的增速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分别是呼市301.44%、锡盟42.65%、阿盟29.64%、乌兰察布26.92%、鄂尔多斯市24.98%、乌海市16.96%。其它盟市投资增速为:赤峰市12.24%、巴彦淖尔市6.05%、通辽市5.97%、包头市3.48%。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由于缺少新项目支撑和气候偏低影响,投资同比下降。

  从区域看,投资增长主要靠西部。一季度,西部七盟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38亿元,同比增长19.37%,高于全区平均增速4.67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74.8%;东部五盟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3.7亿元,同比增长2.75%,仅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5.2%。

  二、分行业投资完成情况

  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仍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行业投资为主,三个行业占全区工业投资的75.7%,比去年同期上升5.5个百分点。其中,能源行业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6.3%、化工占25.2%、冶金建材占24.2%。机械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53%,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2.45%;农畜产品加工业同比下降0.07%,占比为7.33%;高新技术行业同比下降63.97%,占比为1.08%。

  能源行业完成投资118.8亿元,同比增长38.9%,高于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4.2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6.3%,比去年同期提高4.58个百分点。

  化工行业完成投资113.9亿元,同比增长44.7%,高于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0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5.2%,比去年同期提高5.2个百分点。

  冶金建材行业完成投资109.3亿元,同比增长0.96%,低于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7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4.2%,比去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其中冶金行业完成投资88.9亿元,同比下降1.3%,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9.7%。

  机械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56.3亿元,同比增长2.5%,低于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2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2.5%,比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

  农畜产品加工业完成投资33.1亿元,同比下降0.07%,低于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6个百分点,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3%,比去年同期下降1.1百分点。

  高新技术行业完成投资4.9亿元,同比下降64%,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1%,比去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年,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转型期和改革攻坚起步期,这使得我区面临的经济形势更具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从目前情况看,今年的工业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情况更加复杂,在此背景下,企业家投资意愿下降,预计今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难度进一步加大。

  1.投资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我们面临着增长阶段性减速、传统能源市场缩窄、产能过剩等一系列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导致企业投资更趋谨慎,导致续建项目放缓建设步伐,新建项目左右观望,投资力度减小。

  2.国家强制性指标和产业政策限制了投资的快速增长。一些投资大的项目,如煤制气、煤制油等项目,虽然国家已同意开展前期工作,但由于用水、环境容量、用地指标等问题,一时难以有实质性进展,如鄂尔多斯市2014年工业项目水指标缺口共计30359万立方米;而我区有竞争优势的项目,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又难以实施。

  3.项目储备不足。2014年,全区拟新建亿元以上项目396项,比2013年计划少164项。其中10亿元以上新建项目89项,比2013年计划少83项。大项目数量明显减少。

  4.新的增长点不多。个别地区和部门推进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较慢;有些地方科学、系统研究本地区发展不够,工作切入点找的不准,没有围绕自己的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针对性差,成功率低。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针对天气逐渐转暖,我区工业项目将开始大规模开、复工的实际情况,各盟市经信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搞好服务。盟市经信部门积极帮助企业做好项目核准、备案、能评等相关前置工作。同时,做好项目储备前的政策咨询和引导工作。

  二是做好工业重大项目督查调研工作。各级经信部门要有步骤有安排的做好工业重大项目开复工督促、调研的工作,并了解协调解决项目进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对在建和续建的重点项目排出时间进度表,明确续建项目复工时间和新开工项目开工时间。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

  三是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的调度。要做到“说了不忘,盯住不放”。对在建项目,要及时跟踪建设进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建成投运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早日达产达效,形成新的增长点。对新开工项目,要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落实开工条件,力争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成效;对于续建项目,要强化保障措施,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产达效。同时,要加强项目储备,紧紧围绕“8337”发展思路,在清洁能源、有色金属、农畜产品、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抓紧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做好前期工作,保持项目接续。

  四是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今年重点抓好有望建成的528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运工作;千瓦装机、4170万吨煤炭、26.7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60万吨乙二醇、40万吨甲醇、30万吨PVC、208万吨尿素、200万吨钢铁、130吨电解铝、5000吨多晶硅、5万辆重卡、8000辆铁路货车、35万台发动机等一批产能,形成大约1500亿元产值的生产能力。再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力争96个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率达90%以上,抓好国家和自治区已核准备案项目开工。;积极与京津冀对接治理大气污染转移项目,承接有色、特种冶金材料等加工项目向我区转移。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