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多地降水量创历史极值 近期出现“倒春寒”

2014年04月24日 16:38   来源:西宁晚报    赵海梅

  去年春季,我市极少出现降水天气,让不时身处沙尘中的人们切实体会到了“春雨贵如油。”今春,老天给力,我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频繁,全省以及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创历史极值,其中,3月1日至4月20日,我省平均降水量创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极值。

  降水较历年偏多7成

  据省气候中心资料分析,受西亚大槽底部分裂的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今年入春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降水天气过程。据资料统计显示,3月1日至4月20日,我省平均降水量为30.3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多7成。其中,东部农业区、环青海湖地区、青南地区降水量分别为46.3毫米、38.0毫米、30.1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分别偏多1.1倍、1.2倍和4成,东部农业区、环青海湖地区创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极值。从各地分析看出,门源、海晏、湟源、大通、贵德、民和、泽库降水量创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极值,祁连、共和、乐都、贵南、同仁、达日列1961年以来历史第2位,互助、河南列1961年以来历史第3位。

  近期多地出现倒春寒

  气象资料显示,4月14日开始,我省大部地区持续阴雨雪相间的天气。受其影响,气温下降,4月20日我市最高气温6.9℃,一周之内下降幅度达13.1℃,而省内大部地区的日最低温度仅为0℃上下,仿佛又回到初冬。截至4月20日,冷湖出现倒春寒,天峻、平安、循化、同仁、贵德等9地出现轻微倒春寒。倒春寒天气对东部农业区果树开花以及冬小麦、蔬菜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增加了居民的采暖成本。但同时持续降水有利于净化空气,减少呼吸道类疾病的传播,有利于牧草返青,降低干旱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记者 荣丽君 通讯员 赵海梅)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