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首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建成

2014年04月25日 20: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湟水流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示范研究项目将填补中国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人工湿地建设和研究技术领域的空白,可为青藏高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流域污水处理提供新的技术途径。”25日,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助理研究员祁彪告诉中新社记者。

  该污水处理工程位于青海省乐都县,是一种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即将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引入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经潜流系统中植物净化后将污水引入表流人工湿地系统,最后使污水达到地表水规定标准后排出。

  湟水河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位于中国青海省东部,为青海约60%的人口提供用水,被称为“青海的母亲河”。据了解,由于河岸两边建有多个污水处理厂,有些污水尚未达标就直接排入河中。

  “湟水河这些年污染比较严重,水质目前较差,而经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处理后的水可达到地表水I类或II类标准,这类水可用于农田灌溉,因此排入湟水河是不会产生污染的。如果对湟水河周边建立起此类工程,也有利于湟水河生态环境的修复。”祁彪说。

  该示范研究项目自2012年起开始实施,今年是该项目实施的第三个年头,目前已完成高寒地区人工湿地示范单元结构设计等项目,建设潜流人工湿地1680平方米、表流人工湿地4500平方米,日处理生活污水500立方米。预计今年9月可完成项目验收。

  该项目在中国南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应用较为成熟,但因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引进技术时还需“因地制宜”。

  祁彪介绍,湿地中培育的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香蒲、菖蒲、睡莲、水葱等,这类水生植物可净化污水,冬天需进行覆盖保温,保证植物能成功“越冬”。

  祁彪认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它既可应用于污水处理厂,也可应用于普通农户,推广此项目对生态保护将有积极意义。”

(责任编辑:秦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