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10时,西藏自治区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自治区林业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布穷,副厅长宗嘎简要介绍了湿地资源调查情况和成果,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了解到,本次调查与第一次湿地调查结果同口径对比表明,我区湿地面积增加了52.42万公顷。
我区湿地面积
居全国第二位
为进一步摸清湿地资源“家底”,掌握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强化湿地保护政策,国家林业局于2009年至2013年统一部署,采用统一的调查方法和调查流程分批次逐年进行,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
自治区林业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布穷介绍,我区于2010年1月开始启动本次调查工作,运用3S技术与现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严格执行先室内判读遥感数据、然后进行现地验证和实地调查、最后室内修正调查结果的工作流程,于2011年9月完成调查成果报告论证并通过国家成果委员会的鉴定。
调查结果显示,我区现有各类湿地总面积为652.9万公顷,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即湿地率)为5.31%,居全国第二位。本次调查与第一次湿地调查结果同口径对比表明:我区湿地面积增加了52.42万公顷,增加率为8.7%,其中自然湿地增加51.97万公顷,人工湿地增加0.45万公顷。
通过本次调查
为资源保护提供数据
本次调查表明,西藏自治区湿地有4个湿地类17个湿地型,4个湿地类分别是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从分布情况看,我区湿地集中分布在西北部,我区7个地(市)中,那曲地区湿地面积最大,为299.3万公顷;阿里地区湿地面积第二,为200.64万公顷,其他依次为日喀则地区、山南地区、拉萨市、林芝地区和昌都地区。
另外,据本次调查,西藏湿地动物中有鸟类57种、鱼类71种、两栖动物45种、爬行动物55种、哺乳动物132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
“通过本次湿地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区湿地资源的分布、类型和主要生态特征,建立了湿地资源信息库,编绘了湿地资源分布图,为我区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其它重要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等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为构筑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科学依据。”布穷介绍。
探索可持续利用模式
稳妥开展国家公园建设
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宗嘎介绍,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湿地提供了清洁的淡水资源,仅麦地卡湖泊和沼泽湿地每年就能为拉萨河供水近100亿立方米,“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颁布实施了《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等一些法律法规,湿地的各种生态功能得到了有效维护。”
关于下一步的规划,宗嘎称,首先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特殊的人文文化价值等的湿地保护下来。“国家公园体制是保护典型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一种方式,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适应本地实际的国家公园体制的有益形式与途径,明确国家公园建设的方向,先行先试,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工作。”
宗嘎介绍,自治区林业厅还将联合其他部门把湿地保护列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底线和高压线,规范开发利用湿地的行为,严格执行利用湿地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积极探索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模式。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