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道经营影响通行、污染环境。
执法人员正对占道经营者进行劝离。
细看近一个月来、鼓浪屿纠正跨店、占道经营商家次数的数据,呈现出有趣的现象:倒U型——由少向多猛增,之后又慢慢回落。
“猛增”的过程,并不意味着跨店、占道经营增多,而是因为打击力度的加大——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举措,让查纠量翻了一番。
重击之下,违章现象应声回落,鼓浪屿整治提升以来力度不断加大的跨店、占道经营整治,再上了一个台阶。
分工协作
一支流动巡查 一支定点布控
5月下旬的整治提升周报显示:纠正跨店经营、占道经营商家950家。
这个数字让人眼睛一亮,因为就在几个星期前,这个数据还只在500家上下浮动。
从记者近日游走岛上大街小巷目睹的情况来看,纠正数据猛增一倍,并不意味着跨店、占道有回潮,相反,这些现象一直在减少。
那么,猛增的数据究竟怎么来的?鼓浪屿执法大队一位负责人向记者揭开了谜底。
原来,鼓浪屿执法大队下有两个中队,专门负责市容综合整治。较早时候,两个中队主要依照“时间”来分工,不过近来,两个中队的分工进行了重新调整。
一支中队作为专司巡查,与岛上工商、公安等部门组成联合整治组,每日流动巡查;另一支中队则专门负责定点,驻扎盯防,来一摊劝离一摊,再来再劝;还来?收缴!
定点的位置还特别讲究策略,针对占道摊贩的新特点——专门选择易于“跑路”的路口处摆摊——布点于岛上重点路段的各个路口。
从猛增的纠正数据来看,这样的巡、定联合机制,互补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巡查面拓宽
从主干道延伸至次干道
纠正量的猛增,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巡查面的铺开。
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以往的巡查路线,基本只在主干道,然而,随着巡、定联合的出现,巡查面也逐渐拓宽,延伸向一些次干道。执法力量的覆盖面因此得以加强,进一步挤压了跨店、占道经营的生存空间。
整治力度的加大,揪出了更多跨店、占道经营行为,也成就了纠正量的“倒U型”。持续一段时间后,违法摊贩们在重压之下,也渐渐“撤军”,纠正量因此慢慢回落。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