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昨天宣布,即日起至9月30日,全市将开展“人情保”“错保”“漏保”专项整治活动,社会各界均可匿名或实名投诉举报。
本月25日,北京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将上线,将对受助对象及申请救助对象进行财产核查。
□新政
求救助须授权同意核查财产
北京将对“人情保”“骗保”“错报”等进行整治,对于此类行为的核查利器,北京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平台将于本周五上线。
北京规定,享受低保等社会救助的人群和家庭,拥有普通摩托车、小汽车等机动车或拥有非生活必需高档消费品的情况,均不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相关部门在审核时往往需要到多个部门进行情况核实。
北京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主任齐瑜介绍,平台的数据对接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对接居民收入、车辆、住房、社保、证券等数据,目前已经完成,第二步是对接各类银行个人账户及存款查询、核对,预计下半年将100多家银行以及金融部门纳入平台。
“第三批联网的会包括水、电、煤气、热等有关部门,以及出入境信息等。今后政府各类分散的救助资源,将全部通过该平台整合起来。”齐瑜说,今后只要是公共财政保障的福利政策,如低保、保障房、大病救助等,都将纳入到该平台中,并与社会诚信体系等相互关联。
核查财产需得到当事人同意,因此今后只要市民申请相关保障或救助,就须签订授权书,同意民政部门对申请对象进行家庭财产的认定和核查,这将最大可能地保证政府的救助资金真正用到需要救助的人身上。
目前全市16.09万低保对象已签订授权书,将于近期内率先完成家庭财产状况的清查。
□追问
1
查什么
重点查“错保”“人情保”
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介绍,截至6月底,全市共有城乡社会救助对象10.1万户、18.1万人。
“此次开展的社会救助专项整治,会对所有的受救助对象进行家庭财产以及相关资格的全面核查。”李红兵说,活动将集中开展“错保”、“人情保”和“漏保”的专项整治,通过全面复核低保对象,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家庭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加强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来有效减少和遏制“错保”。
同时,对于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和村(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享受社会救助的,也将在核查中完成备案,定期复审,加强相关的管理工作,对于“人情保”,将严肃查处。
低保资金将专项审计
据介绍,除对低保对象进行排查,还将在全市开展城乡低保资金专项审计,摸清低保审核批准和资金发放流程与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杜绝冒领、挤占或挪用城乡低保资金。
清查过程中,民政部门将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统一的救助申请受理窗口,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切实防止“漏保”。
李红兵说,对申请人难以确定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民政部门将敞开求助之门,积极帮助办理或者转介其他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办理,全面畅通救助渠道。
2
怎么查
信息联网查救助对象
各区县将对受救助对象进行摸底排查,并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情况、救助程序的执行情况、社会救助经办机构设立和经办人员配备情况等开展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并形成自查报告,于9月5日前上报市民政局。
其中,对收入来源不固定、成员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或群众有异议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实施重点核查。
以往重点核查主要是通过上门等形式,此次核查则将通过北京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平台进行。本周五,该平台将全面上线。
北京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主任齐瑜介绍,目前平台已经实现了人力社保局、住建委、公安局、工商局、地税局、公积金管理中心、民政局、交管等8个部门的数据对接,通过该平台,所有受助对象的住房、车辆、税务、婚登等信息都可一目了然。
他表示,目前北京16区县均成立本级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全市、区县、街乡三级核对运行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全北京通过核对工作数字证书认证的工作人员达700余人。
引入独立第三方核查
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表示,区县、民政部门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查自己,“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为确保核查的公正,民政部门首次引入了第三方来开展相关的核查工作。
李红兵说,以往常规的做法是各区县自查,民政局开展督查,但这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第三方来查,通过社会来查,“第三方不是利益相关方,受政府委托开展核查,将更加具备独立性。”
据介绍,民政部门已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至诚社工事务所来开展相关的核查工作,社会组织将对社会救助制度执行情况、救助对象认定准确性、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社会救助类信访事件、需要重点核查的家庭等,也都将交给社工事务所来做。”
3
如何办
骗保者将通过媒体公布
市民政局将组成督导组,由局领导带队,到区县进行督察。对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的,将责令整改并严肃处理,对于最低生活保障重大信访事项或社会影响恶劣的违规违纪事件,将派专人现场督办解决。
对清查整治中查到的“人情保”、“错保”、“骗保”等情况,李红兵表示,民政部门予以坚决纠正的同时,将通过媒体等进行后期公布。
齐瑜介绍,一旦查出“骗保”等不符合条件的受助对象,6个月内其将不得申请任何同类的相关救助,民政部门也将追回其所领取的救助金。
对于情节恶劣的,最高会处以其所领取金额的三倍罚款,骗保情节尤其严重的,还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关责任。
救助对象
全市共有城乡社会救助对象10.1万户、18.1万人,其中低保对象约16.09万人。
人情保
因人情关系、利益关系等,导致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获得低保救助资格的情况。
错保
对不符合条件而批准享受低保救助或救助标准与其生活困难程度不相符的情况。
骗保
申请人因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隐瞒家庭收入和财产信息而骗取低保资格的情况。
漏保
因工作人员在办理低保过程中主观上的不作为,导致符合条件并已提出申请的救助对象应保未保的情况。
投诉举报方式
电话举报
北京市民政局信访投诉电话:
6586866165868663
北京市社区服务热线:
96156
网络举报
官方微博:新浪微博
“北京市民政局”腾讯微博“北京市民政局”
网上信访:www.bjmzj.gov.cn
信件举报
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东路20号,北京市民政局信访处,邮编100020。
京华时报记者陈荞
京华时报制图何将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