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贵州省旅游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08月21日 15:03   来源:政府网站   

  今年以来, 全省旅游行业 围绕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 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着力转方式、优结构、促改革、谋发展。旅游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发展态势良好,旅游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一、运行情况

  (一)旅游经济稳步增长。 2014 年 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 1.5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 20.1%;实现旅游总收入 1307.25亿元,增长 23.2%。

  (二)游客结构不断趋优。一是 省外游客占比上升,上半年省外游客 7375.10万人次,增长 23.8%,占游客总人数的比重为 47.2%,比上年同期提高 1.4个百分点。三大通讯运营商统计的入黔漫游用户 7648.08万人次 (扣除春节返乡省外务工人员 750万人),占游客总人数 57.4%。二是过夜游客迅速增长。过夜游客 5133.69万人次,增长 21.8%。

  (三)经济效益有所提升。 以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康体度假及避暑为出游目的的游客占比较高,旅游经济效益向好。上半年,纳入旅游统计辅助体系监测的 8家景区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 56.0%和 97.6%,旅游经济效益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四) 100个景区扎实推进。 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小分队招商、专题招商、定点招商、网络招商和以商招商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主动面向发达地区引进战略合作者和投资主体。赴广州、昆明、深圳,开展“迎接高铁时代旅游投资合作”为主题的招商活动。 1至 5月, 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工程完成签约项目 83个 ,实际到位资金 48.07亿元。截止 5月底, 100个旅游景区在建项目 883个,累计完成投资 139.07亿元,占 全年投资计划的 69.5%。其中 27个重点示范项目完成投资 70.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 50.8%。

  (五)假日旅游持续升温。 春节黄金周全省接待游客 980.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40.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2.6%和 23.7%;“五一”推出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区、湄潭茶海等 23个涵盖生态观光、文化体验、运动休闲、避暑度假、汽车露营、观光农业等业态的旅游新景点、新项目,接待游客 898.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35.65亿元,分别增长 20.7%和 26.0%。 清明节共接待游客 571.9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28.48亿元,分别增长 39.5%和 122.0%。

  二、主要困难

  上半年,在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快进慢游”服务体系建设、旅游宣传营销等方面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有力促进全省旅游经济健康平稳发展,但在全面推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的进程中,还存在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统筹协调方面, 资源整合存在一定困难,如美丽乡村、生态移民、乡村公路的规划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衔接不够。深化改革方面,改革措施偏重于发展层面,制度层面的创新内容较少,改革面临的一些政策性问题难以解决,一些要素保障无法到位。管理服务方面,旅游景区资源资产产权不清、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仍较突出。基础配套设施方面, 旅游交通沿线的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旅游目的地 产业链短,内部交通、信息服务等要素配套 不完善已成为新的“短板” 。 智力支撑方面, 缺乏 推动旅游业与城镇化、“多彩贵州智慧旅游云”建设以及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三、对策建议

  围绕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提质增效,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破解旅游体制机制改革难题。 加快 开展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机制 改革试点 ,在旅游体制机制创新、资源保护利用、市场主体培育、市场秩序规范、投融资体制改革、产品业态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

  (二)加快推进 100个旅游景区建设。 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严格划定景区核心区保护红线,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围绕构建贵广高铁旅游经济带、高速交通旅游服务体系和生态、度假产品体系建设,充实完善旅游项目库,突出定点招商,引进战略合作者,加快推进 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步伐,打造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三)构建高速交通旅游服务体系。 启动《贵州省高速交通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和《贵广高铁旅游经济带发展专题研究》的编制工作,推出一批“车窗风景线、最美旅游道”精品线路。实施沿高速交通线旅游服务设施配套计划,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企业集团和民营资本,在高速高铁沿线可开发区域,高起点布局建设旅游配套设施。联手广东、广西及周边省市打造贵广高速旅游经济带,提升贵广沿线自助、自驾线路产品和主题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以及对中远程市场的辐射力。

  (四)推进相关产业融合共促共赢。 通过资源整合、规划衔接、项目安排等方式,加强旅游与经信、住建、农业、扶贫等部门的合作, 推动旅游与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小城镇、城市综合体建设及产业扶贫、生态移民等融合发展。 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全面启动 10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工作,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积极争取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连片石漠化贫困地区的贵州区域纳入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卫生等部门合作,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在开发运动、医疗、养生、养老休闲度假产品方面取得新突破。

  (五)切实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 强化旅游标准化建设,实施游客服务中心、汽车露营地、购物场所、休闲度假等旅游服务地方标准。广泛征集旅游饭店服务存在的细节问题,通过问题导向强化质量标准和服务规范。 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推动建立旅游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定向订单式培养的新机制。实施旅游经营智力引进和人才自培战略,积极引进品牌管理公司和专业团队参与酒店、景区等旅游实体管理,大力扶持和培育本土管理团队。

  

  

(责任编辑:石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