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保护与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这一刚刚列入“国家级”的示范区被寄予厚望。2011年8月22日,合肥开展区划调整,巢湖市、庐江县并入合肥,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之后,合肥提出打造“大湖名城”的目标。如今三年已过,大湖在变美,合肥也初“成名”。区划调整后,合肥频出大手笔,投入逾千亿元对巢湖进行综合治理。三年过去了,巢湖有何变化?投入千亿元以上的治巢项目发挥了哪些作用?据了解,到明年底,合肥市民就可以评判巢湖治理到底有没有“达标”。
入湖河流水质有好转
巢湖的水质一直是市民关心的问题。据合肥市环湖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13年底的水质情况看,巢湖东半湖水质是四类,西半湖水质为五类,入湖河流水质出现明显好转。另外,合肥市巢湖流域11个国家考核断面里,有6个断面达到了国家考核要求,这比2012年增加了4个。
另外,巢湖湖区蓝藻水华面积、频次及藻密度,都明显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可以看到,“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一年多来,生态修复、点源污染治理等工程已经开始显现成效,巢湖开始呈现更好的形象。”
目前正研究引入活水
水质的点滴改善,都与投资巨大的巢湖综合治理工程息息相关。这三年来,合肥总共投入了上千亿元,用于巢湖的综合治理。
其中,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一期主要以防洪和治河为主,并对南淝河、兆河等重点入湖河道开展清淤,建设管网拦截污染物。二期工程则以治污和防污为主,安排了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环湖湿地修复等98个项目。其中,正在建设的42个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厂,未来将形成300公里的地下管网,每天处理7万吨以上污水,让以前直排巢湖的乡镇污水不再成为污染负担。
另外,包括引江济巢在内的三期工程以扩容和保护为主,包括补水引流、流域治理和面源控制等工程。记者昨天从环湖办了解到,目前,三期工程已经开展方案设计。
在引江济巢目前还无法实施的时候,合肥市也在考虑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河道补水。合肥市环湖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实施和研究的有西河上段疏浚工程等9个补水补源项目,这些活水将扩大湖泊的环境容量,抑制蓝藻暴发。
水质目标明年迎大考
湖泊治理极为复杂,按照日本等一些国家的经验,治理湖泊有时要花几十年。但市民还是希望早日看到蓝藻得到抑制,巢湖一湖碧水。
记者了解到,到明年底,合肥市民就可以评判巢湖治理的初步成果。按照合肥市的目标,至2015年,在入湖污染负荷与现状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环湖主要河道水质将趋于好转,重污染河道水质将达到五类甚至更好,东部湖区水质也将达到三类。另外,最引人关注的西部湖区水质,届时也将达到四类,湖区蓝藻爆发也将得到初步抑制。
一名环保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各级环保部门都会对巢湖开展水质监测,“数据不会骗人,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数说
1000亿元
三年来合肥投入1000亿元以上治理巢湖。
98个
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二期工程安排了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环湖湿地修复等98个项目。
300公里
目前正在建设42个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厂,未来将形成300公里的地下管网,每天处理7万吨以上污水。
9个
目前正在实施和研究9个补水补源项目,引入活水。
链接
治理面临四大难题
一、长期以来的工业和生活污废水,加上农业化肥流失等影响,不断积聚的污染负荷远超出了巢湖自身的承载能力。
二、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巢湖闸、裕溪闸,让巢湖成为江湖阻隔的半封闭水域,湖泊自净能力明显降低。
三、由于上世纪70年代以前长期围湖造田,环湖自然生态湿地系统受到破坏,湖区生态系统日益退化。
四、巢湖的氮磷比一般在10到15之间,夏季水温在25℃到30℃之间,非常适宜蓝藻生长繁殖。
《巢湖流域管理条例》将立法
据了解,国内外很多湖泊都有自己的管理条例,比如太湖就有《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但巢湖一直没有。记者昨天从省巢湖管理局获悉,省人大已经将《巢湖流域管理条例》列入了立法调研论证项目,巢湖管理局也成立了起草小组,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推进。另外,《合肥市巢湖水环境专项规划》也有望在年底完成。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