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老人照顾两智障儿子40年 二子不知母亲去世

2015年01月06日 11:39   来源:四川新闻网   冯岚彬摄

老人四十年如一日照顾他的两个智障儿。(记者 冯岚彬 摄)

两个智障儿生活难以自理。(记者 冯岚彬 摄)

兄弟俩做的饭经常半生不熟。(记者 冯岚彬 摄)

兄弟俩只会做很简单的菜。(记者 冯岚彬 摄)

酒都义工看望了老人一家,并安慰老人少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记者 冯岚彬 摄)

老人目前最担心的就是他的两个儿子。(记者 冯岚彬 摄)

  “儿呀,爸爸老了,你们咋办呀?”老人时常这样问两个儿子。“嘿嘿……”兄弟俩只能似懂非懂地憨笑几声作为回答,老人的眼泪便无声地从眼角流下脸庞……

  元旦节到了,家住宜宾市翠屏区高店镇高店社区宽田组9号的张培树老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除了冠心病、脑血栓和高血压等疾病的折磨,困扰老人最大的问题是,自己已经73岁,而两个已经40多岁且有智障的儿子生活难以自理,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近日,翠屏区民政局及高店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张家父子3人的具体情况,将对其进行帮扶。

  七旬老汉与两智障儿

  目前,张培树的大儿子张建生和二儿子张建齐已被分别评为二级精神残疾和三级精神残疾。

  “上半年老大犯了病,要不是大家帮忙送去医院医治,现在还不晓得是啥样子。”老人介绍说,因为家庭贫困,自己30多岁了才结婚。去年,老伴过世,别人问两个儿子妈妈去哪里了?老大和老二齐声说:“上街了!”

  70岁之前,张树培还能撑起这个家,两个儿子也还算听话。但如今张树培疾病缠身,已经住了几次医院,穿衣吃饭都吃力。

  如今,吃饭、洗衣裳、劈柴等事情,老人只能“指挥”两个儿子做。饭经常是生的或是糊的,衣服有时浸湿了就被晾起来,地里基本撂荒了,老人看着心急,却没有办法。“万一我哪天走了,两个儿子咋办呀?”老人说到这里,又流下了难过的眼泪。

  听父亲“指挥”的智障儿子

  看到记者到来,张树培要老大和老二搬出凳子。兄弟俩依言照做,然后挨着父亲坐了下来。

  “你们多大了?”

  “嘿嘿……”

  “要看电视不?”

  “要。”

  “看的什么?”

  “嘿嘿……”

  面对简单的问话,两兄弟的回答常常答非所问。张树培要他们“喊人”,他们便冲着在场的人喊“叔叔、嬢嬢”,无论老少。

  “快中午了,还不去给爸爸做饭?”记者问。兄弟俩齐声说“要”,但并没有从座位上站起来。高店社区的文书刘文俊说,如果张树培不叫他们打米、淘米、洗菜等,兄弟俩就会愣在厨房里不知道该做什么。

  在刘文俊的带领下,兄弟俩来到厨房,灶头上有一盆已经切好的葵瓜,是张树培让兄弟俩切的,没有打皮,只是简单地把一个葵瓜切成了4块,每一块有巴掌长。

  刘文俊叫他们洗锅、烧火,老二站在了灶头边,舀一瓢水,再用锅铲开始在锅里搅动;老大蹲在了灶孔一侧,却没有找到打火机,又呆呆地看着其他人。

  厨房里有灶头、水缸、碗柜、碗盆等,但空空荡荡的。看着其他人走出厨房,兄弟俩也跟了出来,完全忘了做饭的事情。

  多方齐帮助

  “菜基本就是吃白水菜,米、面和油都是村里其他家送来的……”刘文俊谈起父子三人的生活,连连叹气。

  大约20年前,张树培家的亲戚凑钱给他们修建了一幢两层的楼房。如今楼房已四处开裂,下雨天还漏水。“张树培的哥哥和姐姐们很照顾这一家人,可他们都没住在本地,本身经济条件也有限。”刘文俊说,张树培有劳力的时候,一个家全靠他一个人操持,如今病了,这日子就更恼火了。

  “张树培年轻时是个木匠,勤劳老实。谁家修房子或有其他事,只要喊一声老张,他都要帮忙。”刘文俊说,和张树培一家当了几十年邻居,“眼瞅着他们一家的生活,那个苦啊,没几个人受得了。”

  几十年里,张树培家虽然困难,但在周围村民那里,却有好的口碑,得到的帮助也很多。

  看着张家人生活困难,附近并不宽裕的乡邻们都伸出了援手:帮张家栽秧打谷;老人住院时,每家每户轮流照看老大和老二;逢年过节,接父子三人一起团聚……

  两个儿子虽然智障,但是听父亲的话,从不惹事。只要有邻居招呼,兄弟俩有时还能跑去帮忙背背猪草什么的。

  翠屏区高店镇政府民政办负责人廖承君说,目前,张树培父子三人都按照农村低保人口的顶格标准申领每人每月150元的补助;老大张建生上半年治疗精神疾病住院花销的2000多元,新农合报销了一部分,其余的是当地派出所和村社帮助解决的;逢年过节,民政部门还帮一家人申请了相应的临时救助和慰问费等。

  不过,相对于张树培父子三人生活、治疗疾病的花销,这些帮扶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为此,翠屏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结合张树培一家的具体情况,与高店镇政府一道,开展更大力度帮扶。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