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山西省纪委对外发布《山西交口县国土局原总工程师张顺国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剖析》,通过详细剖析这名科级干部如何成为阶下囚,以警示干部。
从1996年至2010年,在交口县国土局副局长、总工程师的岗位上一干14年的张顺国,最终没能守住底线。从收受贿赂到倒卖用地指标套取现金,再到贪污公款,张顺国一步步走进牢笼、迈向深渊。
2014年,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刑事判决,张顺国因贪污300万元、与他人共同贪污150万元被判无期徒刑。
1、“只要不是索拿卡要,别人出自真心送的礼,收了也无妨”
交口县是一个矿产资源储量十分丰富的偏僻山区小县,一度以来,私挖滥采现象十分严重,许多人一夜之间暴富。国土资源局是地方政府的“要害”部门,身为县国土资源局总工程师的张顺国有着比其他人更多广泛接触社会的条件。
受当地私挖滥采的负面影响,一些不正当的权钱交易现象使张顺国在潜移默化中动摇了信念,看着周边簇拥他的暴富人群,他逐渐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思想的闸门裂开了缝隙,产生了“只要不是索拿卡要,别人出自真心送的礼,收了也无妨”的想法,给自己防守多年的“防洪大堤”留下了许多致命的裂痕。
2010年3月,某公司负责人为使本公司在交口县投资办厂的用地手续得到快速审批,安排交口县政府派驻该公司协助办理建厂手续的A送给张顺国一块时值2万余元的50克生肖(虎)黄金。面对从天而降的外财,张顺国只是以“自家兄弟还用得着这个”,对“挂号费”象征性地推辞了一下,就心安理得地收下了。
在张顺国看来,自己与这家公司负责人既无往来、又无承诺,也没有索拿卡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实在是一件“个人不会告,组织不会查”的美事。就这样,张顺国没能把持住自己,膨胀的欲望使自己一步步掉入了金钱的诱惑和陷阱之中。
2、“谁处在这个位置上不贪都难,贪几十万元太容易了”
随着张顺国在单位分管全局土地技术项目、规划等单位核心工作后,和老板们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权位带来的贪婪便如洪水猛兽一样不可遏止。他对自己的贪欲彻底放任不管了。
从张顺国分管岗位和从事业务工作来看,无一不是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张顺国为自己的贪腐找到了理由:“谁处在这个位置上不贪都难,贪几十万元太容易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私欲的膨胀,在巨额的利益面前,张顺国对同志产生了排斥思想,独断专行也成了他的工作作风,同志们的批评和领导的提醒也不放在心上,当作了耳旁风。由此,张顺国在违法违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10年5月,张顺国伙同他人,为某房地产公司补充20公顷耕地一事私下达成协议。张顺国利用其在交口县国土局所分管工作的职务便利,自认为在国土局只有自己懂这块业务,别人插不上手也不可能插手,在主要领导不知情、未开会研究、未经一把手签字的情况下便签订了书面协议。在当事人将巨额款项分四次打进他个人账户后,对金钱的贪欲已经让他完全置国家法律、法规和人格道义于不顾。
在随后的交涉中,他又霸道地要求用地企业给他打入现金作为前期活动经费,并将该公司支付的易地补充耕地款全部占为己有,公然将权力当做盈利的手段。而此时的张顺国已经被金钱迷住了双眼,为中饱私囊,他将先前存于本人账户的款项转存至已故岳父账户,最终东窗事发。
3、教训深刻常敲警钟,教育监督切勿放松
一个多年从事基层工作的科级领导干部,本来可以安度晚年,却因小利而失大义,触犯了刑律,走上一条违法犯罪的不归路,教训惨痛深刻。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张顺国违法犯罪案件,值得每个党员干部深刻反思、汲取教训。
教训一:私欲膨胀,必然导致腐败,必须切实加强重要岗位人员的思想教育。张顺国在担任领导干部之初,还能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中也曾做出了一定成绩。但随着职务的升迁,特别是在担任国土局总工程师以后,私欲膨胀,他把权力当成了捞取金钱的工具,在金钱的诱惑下,一发不可收拾。纵观张顺国的蜕变过程、再一次警示我们,必须时刻强化对重要岗位人员的思想教育,让他们在金钱和诱惑面前站稳立场。
教训二:监管不严,必然放任腐败,必须切实加强对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张顺国贪污、受贿案充分印证了“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对那些虽然有一定业务专长,但作风专断、组织观念淡薄的人,不能委以重任。对重要岗位人员的权力要进行分解和制约,核心科室要交叉分管,形成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格局,防止像张顺国这样的人利用机制和制度的漏洞钻空子、捞好处,不给他们以可乘之机。对重点部位、关键岗位人员的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教育提醒,不称职的应及时调整,防患于未然。
教训三:心存侥幸,必然堕入深渊,必须高压反腐形成威慑。从张顺国的犯罪过程,不难看出,张顺国在交口县国土局担任领导职务十多年,正值交口县私挖滥采高峰期,许多人一夜暴富而得不到坚决有力的打击,私挖滥采成了发家致富的秘诀。长期从事国土工作,手中握有重权的张顺国看着别人快速发财而得不到惩处而心理失衡、心存侥幸,导致自己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酿成了终身大错。对张顺国这样以身试法、心存侥幸的犯罪分子必须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决不姑息,以反腐败高压态势,形成威慑,警示干部。(完)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