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28日)下午山东省政府召开的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山东首创的“气质”考核、生态补偿制度运行一年成绩揭晓:2014年,省级向17市补偿资金2.13355亿元,4市向省级补偿资金413.5万元。全年全省17市空气质量均改善;4项主要大气污染物中,PM2.5改善幅度最大,同比改善达16.3%。
对“气质”进行考核和生态补偿自2014年一季度起实行。省环保厅厅长张波说,这一制度创新有效撬动了全省各地大气污染治理。其中,聊城改善最多,全年获省级奖补资金2403万元,居17市之首;菏泽、济宁、德州紧随其后,分别获省级奖补资金2041万元、1838万元、1808万元;共12市获奖补过千万元。
“气质”考核依据的是4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据介绍,这些数据并不是各地环保部门“自说自话”,而是全部来自由第三方独立运营并由多方多重监督、比对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2014年,全省PM2.5(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82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6.3%,17个市同比均改善;PM10(可吸入颗粒物)同比改善11.3%,其中14个城市同比改善;二氧化硫同比改善16.9%,17个市同比均改善;二氧化氮平均同比改善4.2%,其中13个市同比改善。工业和机动车排放治理效果明显,PM2.5占PM10的比例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
去年,山东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能见度≥10公里)天数平均为199.6天,同比增加了17.8天;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从上年的49.8%提高到54.7%,提高了4.9个百分点。2014年“蓝繁”天数威海居首,达326天;淄博垫底,为135天。菏泽同比增加最多,增加了72天;淄博同比减少最多,减少了10天。(王亚楠 薛 梅)(完)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