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富:实现"新常态"下农机产业新发展

2015年03月10日 22:27   来源:人民网   

  3月9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重机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王金富做客人民网访谈。访谈围绕“加快转型升级 加速农业机械化”展开。王金富提出,去年以来,随着国家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农业机械也进入了一个新常态。新常态下要求农业机械要按照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来调整农业装备产业的定位,从而实现产业本身的健康良性发展。

  农业机械产业进入“新常态”

  王金富介绍到,农业机械是农业的一种装备机械,是在农业和装备制造产业领域高关联的一种产业。过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农业机械水平在不断提高,为中国农业生产解放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粮食和农产品的成本,做出很大的贡献。新常态下如何制造出好的农业机械。

  新常态下要制造出好的农业机械,王金富认为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二是要整合各种资源,来快速提升整个农业装备产业链的水平,提升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安全性。只有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好产品,才能促使用户产生购买需求,从而用产品来解决问题。这也是做好我国农业机械的推广与普及所必须的。

  建立长效机制 克服农机化短板

  王金富称,当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从农民群体来看,首先,多数农民甚至多数生产经营主体的购买能力与农业机械增长还是有一定差距。要解决农民群体购机购买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要通过政策的导向和市场化运作为农民购买农机提供便利和支持,通过金融产品的开发和金融产品的支持来提高农民购买农机的能力。

  其次,对于农民群体,还存在如何选择农机和使用农机,让农机在作业当中更好的发挥效益和提高效率的问题。通过企业来组织一些专业化的培训和教育部门参与到企业生产环节和农民的使用环节中,通过这些培训和教育,有效提高农民使用农机、操作农机的水平和能力。

  还有大型农机本身及使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农村现在道路和基础设施条件与农业机械的发展不同步、大型农机具使用不便,农机储存、维护和保养难,被淘汰的农机如何处理再利用等问题。另外,我国家目前在农机发展方面还存在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表现在:油料作物,糖、棉作物等的机械化水平比较低;畜牧机械化的水平比较低;南方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南北区域性差距大。另外,动力机械跟机具的配套比例方面矛盾突出,机械化的过程的烘干环节,烘干机械与农作物烘干的需求差距较大。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性能,改善技术都是需要改善的。

  做好自主创新 “立足中国,面向全球”

  中国的农业机械市场,在全球的农业装备市场区域性明显,比如说有水田、有旱田、有丘陵、有山区,中国农业机械市场的需求存在多样化的特点,可以说中国的市场需求特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世界市场的需求特点。“立足中国,面向全球”,中国市场每年都有许多跨国公司进入,与中国自主品牌争夺市场。王金富认为,要做到自主创新,中国农机产业应该从中国农业特点出发,满足农户需求、把质量做到精致、把服务做到全方位。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加强核心竞争力,做出更多中国自主的品牌。

  王金富认为走向世界应做到三点:首先,中国生产的产品,要为全球农业提供服务;第二,要整合全球资源,来做自主品牌的农业装备产业,制造出高性能、高性价比的产品;第三要为全球用户提供农业装备,或者叫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解决方案。

  发展智慧农业 突破精准农业环节问题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有些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过量的使用化肥、过量的使用农药等等,导致对环境不利的问题。而智慧农业是有效解决我们农业现代化过程当中,既要丰产丰收,提高产量、提高粮食生产的品质,又要保护土壤、保护环境的问题的重要的有效途径。智慧农业被认为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王金富认为,智慧农业可以有效的解决变量施肥、变量洒药和定量播种的问题,是动力机械、农业机械与数字化与农艺有效融合的新平台。在产业化、市场化方面要实现突破,关键之一是创新平台、试验基地和标准的问题。中联重科在精准农业方面的开发和研究,正是致力于率先突破在精准农业环节的产业化和市场化问题。通过结合种子、化肥、农药和农业生产的管理能力、整合能力,真正实现中国农业机械与中国农业工程“走出去”。 (来源:人民网-中国发言人网)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