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所谓“反水货客”行动严重损害自身声誉后,内地、非内地访港旅客全线下跌,旅游、零售等业界担忧将面临“寒冬”。
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9日表示,刚刚过去的清明三天假期跟去年清明三天假期相比,不包括香港居民在内,访港旅客数字整体下降12.4%。其中,内地旅客下降14%、非内地旅客下降6.6%。今年前两个月还在增长,3月访港旅客却下降8.7%。其中,内地旅客下降10%,非内地旅客4.9%。这已亮起警号,香港不能再容许所谓“反水货客”行动影响“好客之都”的声誉。
香港旅游业议会主席胡兆英表示,内地旅客的访港情绪的确受所谓“反水货客”行动影响,海外旅客连续录得跌幅主要是受汇率因素影响。旅客访港意欲降低,业界正面临“寒冬”。估计“五一”黄金周,内地访港旅客人次仍难以录得升幅。
来自旅游界的特区立法会议员姚思荣也认为业界面临“寒冬”。姚思荣表示,目前香港的酒店入住率只有约八成,而以往是九成,业界反映退团、退房的情况越来越多。相信这与所谓“反水货客”行动有很大关系。
对于有人指,受汇率因素影响、港元升值导致内地旅客转往他地。姚思荣表示,在全球旅游市场上,内地居民赴外旅游仍然不断增长,如香港是“好客之都”,访港旅客就不应出现下跌。赴港旅客减少,产生的“涟漪”效应大,对香港经济将带来震动。
继旅游业之后,香港零售业也受访港旅客下跌之害。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麦瑞琼表示,继今年前两个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下跌2%之后,3月份的零售额将下跌5%到8%。内地旅客消费模式渐渐改变,以往不断增长的人数抵消了有关影响。但访港旅客人数下跌后,预计3月份甚至全年的零售额将出现下跌。有的店铺倒闭在所难免,但相信不会出现倒闭潮。
麦瑞琼还看淡“五一”黄金周零售业的表现。她表示,内地旅客如今有许多选择,去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手续不断简化,加之部分国家的货币贬值、吸引力增强。旅客需要时间重建对港信心。(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