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改嫁父亲重病 11岁女孩白天干农活晚上做饭

2015年05月15日 08:30   来源:南海网   

吕子霞为父亲擦身子。南国都市报记者贺立樊摄

  下课铃响起,11岁的吕子霞来到旁边的教室,叫上弟弟吕子帆,姐弟俩急匆匆地赶回家。一路上凤凰花开,姐弟俩却无暇欣赏。自从一个多月前父亲因病倒下后,姐弟俩的心里只有卧病在床的父亲。

  一个多月前,36岁的吕权文突患肾出血,丧失劳动能力,就连下床站立也成了一件难事。他的妻子早年改嫁,如今可依赖的,只有白天帮人摘辣椒,晚上回家做饭的姐弟俩。姐弟俩就读的三亚市罗蓬村小学是三亚学院鸣鹰支教队8年的支教学校,得知这个家庭的不幸遭遇后,热心的支教大学生发动募捐,短短几天募得了13195.2元善款。罗蓬村委会也表示,将为吕权文申请低保。

  父亲患病倒下

  残缺的家遭遇重创

  走进姐弟俩位于罗蓬村的家,不足10平米的黑暗空间里,唯一的光明是垂在半空的老式灯泡,电线已经脱落,灯泡的高度正好位于成年人的腰间。在黑暗的最深处,是一张破旧的床,除了亲戚送来的电视机外,这是家里唯一比较完整的家具。床上散落着药盒和婴儿护理垫,一根导管顺着床沿向下垂落,另一头系在吕权文的身上。

  消瘦的吕权文躺在床上,黑暗隐去了他的脸,只留下如枯枝一般的手臂。就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前,吕权文还是一名工地泥水工,在三亚市区打着零工,回到家和儿女簇在一起,听孩子说着学校里的故事,虽然还是那间沉闷的小房间,一家人却是那么健康和快乐。

  一个多月前,吕权文突然觉得身体发酸,愈发没有力气。“身体突然不舒服,之后站不起来,检查发现是肾破裂出血。”吕权文说,在此之前,他出过一次车祸,不知是否与后来的病情有关。由于无法承担医药费,吕权文离开了医院,回到家中。“现在很难站起来,稍微站一会腰就很疼。”吕权文说道。

  房间里破旧杂乱,床边的空地上,随意摆着一张草席,这是吕子霞和9岁的弟弟吕子帆的床。发黄的被褥之后,看不出女主人的存在。“她(孩子他妈)5、6年前改嫁了,生病之后,除了我大哥,我的妹妹也会过来帮忙做饭,如果妹妹不在,是我的孩子照顾我。”吕权文说。

  流着眼泪摘辣椒

  笑着回家给父亲做饭

  中午放学之后,读五年级的吕子霞回到家里,拿起一条湿毛巾熟练地为父亲擦身。走出屋子,吕子霞来到另一端的公共厨房里,收拾着碗筷,旋即蹲在灶台前,架好生火用的柴禾。这些事情,是吕子霞每天的工作,不到1.4米的吕子霞,在父亲重病之后,成了家里最高的顶梁柱。

  5月的罗蓬村,地里的辣椒开始收获,成片的辣椒需要采摘,农户们通常会雇人。在忙碌的辣椒地里,总会有两个小小的身影。成年人的一天工钱是100元,吕子霞和弟弟的采摘量不及成人,出于照顾,村民仍然给每人70元。“有时候眼睛痒了,小孩子不注意,用手一摸,眼泪一下子下来了。主动帮家里挣钱,眯着眼睛流眼泪,手却不停。”有村民告诉记者。

  吕子霞一家和大伯住在一起,大伯经常给姐弟俩做饭,但是大伯同样身体不好,很多时候还得靠姐弟俩。

  蹲在灶台前,吕子霞还没灶台高,却能够熟练地架起两根手腕粗细的柴禾,为生火做好准备。看着忙碌在灶台前的小小身影,村民们既钦佩又心酸。“很会做饭,经常做给她爸爸吃。很可怜,小小的人儿去照顾爸爸,大家时常帮助她。”村民们说。

  支教队员伸援手

  多方爱心捐出万元善款

  罗蓬小学是三亚学院鸣鹰支教队坚持8年的支教点,一批批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愿来到村里支教,与孩子和家长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一批批的大学生来了又走,毕业之后天各一方,却仍然惦念着这所小学。得知吕子霞一家的遭遇后,队员们开始自发募捐,利用QQ、微信、微博联系和发布信息,许多老队员第一时间转来善款,队长吴苗的支付宝账号里,有着许多5元、10元的转账信息,这些看似零头的数字,和罗蓬小学师生的捐款一起,最终汇成了13195.2元善款。

  支教队员还和罗蓬小学师生一起,在罗蓬小学举行了募捐仪式,师生捐赠了2550元。“从5月11日晚上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们每个人积极献策,第二天早上发起鸣鹰支教队队内倡议,进行捐赠,4个小时后通过微博和微信向校园向社会发起倡议。截至5月13号中午12点,在短短的24个小时内,通过大家的努力,筹集第一批善款6537.3元。”队员马晓伟介绍,当天下午,他作为代表,将善款交到吕子霞父亲的手中。“截至14日晚,我们的募捐金额已经达到了13195.2元。”马晓伟介绍。

  这次募捐行动被队员们称为“拉手就能成舟”,“他们有些已经毕业工作,有些已经成家立业,他们在全国各地,在通过qq群得知这样一个消息后,大家都很关注,并踊跃捐款,他们是本次捐款主力军。”马晓伟说。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