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深圳第一 北京仅第八

2015年05月15日 15:42   来源:中国网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 李扬 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5月15日上午9:0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201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3-巨手:托起城市中国新版图》发布会。《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课题组发布了研究结果,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会议邀请了国家发改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江苏、吉林等社科院的领导和著名经济学家参加并发言。

  发布会上公布了2015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前50名城市:

  第一名深圳、第二名香港、第三名上海、第四名台北、第五名广州、第六名天津、第七名苏州、第八名北京、第九名澳门、第十名无锡。这是前十名的城中部地区市。

  第十一名佛山、第十二名武汉、第十三名南京、第十四明东莞、第十五名成都、第十六名青岛、第十七名厦门、第十八名大连、第十九名郑州、第二十名长沙、第二十一名宁波、第二十二名杭州、第二十三名沈阳、第二十四名重庆、第二十五名常州,第二十六名台湾新北,第二十七名中山、二十八名南通、第二十九名唐山、第三十名济南、第三十一名烟台、第三十二名泉州、第三十三名西安、第三十四名淄博、第三十五名合肥、第三十六名徐州、第三十七名嘉兴,第三十八名镇江,第三十九名福州、第四十名长春、第四十一名扬州、第四十二名石家庄、第四十三名绍兴、第四十四名南昌、第四十五名泰州、第四十六名潍坊、第四十七名东营,第四十八名济宁、第四十九名大庆,第五十名温州。

  这是中国最具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前五十名城市。

  以下是文字实录:

  王雨飞:

  大家好。我的报告主要是基于两大方面,一个是整个城市竞争力报告的理论与方法部分。还有就是今年研究发现,就是各个城市排名的比较。这是我们城市竞争力研究框架,当然包括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宜居、宜商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三个方面。我们在城市综合经济里当中主要考量两个指标,一个是城市的经济增量,还有一个就是城市的综合效率。在主题环境当中,我们考虑的是两个指标,一个是宜居,就是城市的宜居环境和宜商环境,我们有六个指标:知识城市竞争力、和谐城市竞争力、生态城市竞争力、文化城市竞争力、全域城市竞争力和信息城市竞争力六大块。由于时间关系,这块我主要简要来给大家说一下。

  指标体系这个地方,我们在指标体系当中,综合经济竞争力主要考虑城市的短期经济发展情况,在宜居和宜商有15-20个指标,在可持续竞争力方面有六个分项,每一个分项也是10-15个指标构成。样本城市当中,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当中,全国294地级城市,包括内地的287个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还有台湾的5个城市。在可持续竞争力、宜居、宜商竞争力当中,包括了港澳,但是不包括台湾地区。计算方法,今年的计算方法上与往年有一点不同,往年我们的计算主要是基于等权方法计算,今年采用主城分析法得到了权重,最后得到排名,我们用了等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多次比对和验证,包括对一些有波动数据重新进行了校验。我们依据的数据主要是国家统计局和港澳台统计部门的数据。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跟大家强调一下,就是今年发布的《201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具体的数据是2012天的数据。大家都知道,国家统计局公布城市数据的时候,是有一个滞后期,2013年数据在5月份由国家发布,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能够用到使用最新的数据就是2012年的。在可持续竞争当中因为我们指标比较复杂,多数的指标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2012年,但是有一些环境方面的衡量指标、文化方面衡量的指标是截止到2014年底。

  接下来公布一下今年城市竞争力报告第一张榜单,这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前50名城市。因为这是我们的一个主要研究成果,所以请大家允许我用一点点时间从第一名到第五十名,我想逐一的宣读一下。

  第一名深圳、第二名香港、第三名上海、第四名台北、第五名广州、第六名天津、第七名苏州、第八名北京、第九名澳门、第十名无锡。这是前十名的城中部地区市。

  第十一名佛山、第十二名武汉、第十三名南京、第十四明东莞、第十五名成都、第十六名青岛、第十七名厦门、第十八名大连、第十九名郑州、第二十名长沙、第二十一名宁波、第二十二名杭州、第二十三名沈阳、第二十四名重庆、第二十五名常州,第二十六名台湾新北,第二十七名中山、二十八名南通、第二十九名唐山、第三十名济南、第三十一名烟台、第三十二名泉州、第三十三名西安、第三十四名淄博、第三十五名合肥、第三十六名徐州、第三十七名嘉兴,第三十八名镇江,第三十九名福州、第四十名长春、第四十一名扬州、第四十二名石家庄、第四十三名绍兴、第四十四名南昌、第四十五名泰州、第四十六名潍坊、第四十七名东营,第四十八名济宁、第四十九名大庆,第五十名温州。

  这是中国最具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前五十名城市。

  回顾一下刚刚公布的前五十名城市当中的前十强,从区域分布来看港澳台地区占了三席,长三占了三席,珠三角占了两席,环渤海地区是两席,广大中西部地区没有一个城市进入综合竞争力十强之列。在中部地区排名最靠前的武汉市是列在第12位,西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成都市列在第15位,东北地区大连是在第18位,西北地区西安列在第33位。这是我们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全国的一个分布的示意图。从这个图中,大家可以看出来主要的经济竞争力比较强的区域还是在沿海地区,从区域来看,港澳台地区和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这三个地区的整体水平是高于全国的均值水平的。

  第二张榜单,是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比较,这里面我们也给出了前五十名的城市的名单,我还是用一点点时间逐一的宣读一下。

  第一名香港,第二名上海,第三名北京,第四名澳门,第五名深圳,第六名广州,第七名杭州,第八名苏州,第九名南京,第十名厦门。

  第十一名大连、第十二名宁波,第十三名东莞、第十四名天津、第十五名武汉,第十六名青岛,第十七名无锡、第十八名成都、第十九名沈阳,第二十名中山,第二十一名长沙、第二十二名珠海,第二十三名福州,第二十四名济南,第二十五名佛山、第二十六重庆、第二十七名西安、第二十八名烟台,第二十九名南昌、第二十名镇江,第三十一名常州,第三十二名合肥、第三十三名长春、第三十四名扬州,第三十五名惠州,第三十六名威海,第三十七名泉州、第三十八名南通、第三十九名嘉兴,第四十名绍兴,第四十一名海口,第四十二名温州、第四十三名哈尔滨,第四十四名郑州,第四十五名呼和浩特,第四十六名太原、第四十七名南宁,第四十八名舟山,第四十九名鄂尔多斯,第五十名黄山。

  回顾一下十强分布,其中长三角地区占了四席,珠三角地区占了两席,港澳地区也是两席,因为我们的可持续竞争力当中不包括台湾,环渤海地区占了一席。

  大连是东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城市,在第十一位,差一点点进入十强;中部地区是武汉市排在了第十五位;西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还是成都,第十八位;西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是西安,在第二十七位。这是可持续竞争力含有的示意分布图。其中,港澳地区、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高于全国的均值水平。这是我们把综合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的前十名单独拿出来做了一个比较,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综合经济竞争力当中,天津和无锡这两个城市是进入了综合经济的十强,但是没有进入可持续竞争力的十强。所以,这样的城市还需要在可持续竞争力方面,就是从事长期发展方面下足功夫。在可持续竞争力方面,杭州、南京、厦门这三个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进出十强,但是综合经济竞争力没有进入十强,因为我们可持续竞争力主要衡量指标是长期发展的指标,这三个城市还是有比较大的潜力的。

  宜居城市竞争力,我主要是做一个总体情况的汇报。总体情况并不是特别乐观,2014年中国宜居城市总体偏低,而且超过一半的城市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今年跟往年不太一样,我们在宜居、宜商、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方面,都逐一选取了关键指标进行了着重分析。在宜居城市竞争力方面,我们特意选取的是排水管道密度,考虑到很多城市都比较注重地面的环境情况,所以在对于地下的工程可能出现着很多的漏洞,所以我们特意选取了排水管道密度衡量宜居,重点剖析一下各个城市的情况。这个单项指标,就是排水管道密度排名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无锡、丽江、东莞、澳门、莆田、天津、常州、上海…这些地区是超过了全国的均值水平。在这个指标当中有一个发现,各个区域内部城市排水管道密度差距,东南地区还是最大的,西南、西北、中部、东北和环渤海地区是依次递减,港澳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异。

  宜商城市竞争力,总体情况超过一半的城市位于全国的运值以下,而且我们还做了连续三年宜商城市竞争力的对比进行了分析,发现很难出现收敛的特征。从雷达图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指标体系中,制度环境非常好,主体联系比较差,说明我们城市与外部经济交往程度还有待提升。指标当中我们选取的人均存款余额,单项指标说明来看,排名前十名的城市,就是人均存款余额排名前十名的城市依次:香港、深圳、北京、澳门、上海、东莞、广州、珠海、杭州和厦门。区域排名当中,港澳、东南、环渤海和西北地区都超过了全国的均值。这里面也有一个发现,这个是经济了推导和数据的证明,省域的人均存款余额均值越高,省级城市之间离散程度越低,两者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这是我整体主要情况的汇报。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