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我国进口化妆品、服装、纸尿裤等商品将迎来平均降幅超50%的空前力度关税调整。连同酝酿中的消费税、免税政策调整等举措,国务院亮出的“一揽子”提振国内消费“大礼包”无疑成为当下打造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的一大看点。
14类商品关税“砍半”搅动市场格局
就在财政部25日宣布了关税下调消息后,全球最大化妆品集团欧莱雅26日迅速做出反应,明确表示将下调大部分进口产品的价格,这意味着其在华销售的多个品牌包括兰蔻、碧欧泉等将全面调整价格。27日,另一化妆品巨头雅诗兰黛集团也宣布在华产品调价计划。
有分析人士认为,部分国际品牌近期在中国市场频频降价,固然与其在华市场战略调整有关,但时机选择耐人寻味。此次国家大力度下调关税,或许成为降价的导火索。
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此次降低关税锁定14类商品,平均超过50%的降幅力度超过以往。其中西装、毛皮服装等进口关税由14%至23%降到7%至10%;纸尿裤进口关税由7.5%降到2%;短筒靴、运动鞋等进口关税由22%至24%降到12%。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说,14类试点商品,主要选择了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国内消费者在境外购物中购买比例较高、关税在商品总税负中占比相对较高以及降税后对国内相关产业影响较小的商品。
针对有舆论担心降低关税可能会对一些中国游客海外淘货热门地区如日本和香港等市场产生影响,史耀斌说,国务院进口关税等政策调整不是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
“这些措施不是为了把中国消费者在国外的消费都拉回来,而是为了促进国内消费,为国内消费者购物提供便利,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他说。
“调税+免税”组合拳将陆续发力
除了降低关税外,此次国务院亮出的“一揽子”措施,还包括完善服饰、化妆品等大众消费品的消费税政策,以及增设和恢复口岸进境免税店等内容。业内人士指出,相比降关税,这些措施或许将对百姓的“荷包”产生更大影响。
目前我国仅对成品油、汽车、烟、酒、贵重首饰以及珠宝玉石、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化妆品等三类15个税目的消费品征收消费税。
史耀斌说,下一步拟将部分高档消费品和高档服务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同时考虑到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习惯改变等因素,将结合消费税改革方向,调整化妆品的征收范围。
这意味着未来消费税政策调整将是“有增有减”的改革。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指出,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升级,高档消费品成为一个动态概念,比如护肤品曾被视为奢侈品,但现在其中不少品类已经属于普通市民经常消费的范畴,适时调整其消费税显得很有必要。
不少专家建议,未来属于大众消费的化妆品应降税,其消费税税率甚至可以降到零,而少数人群的高档消费、奢侈消费,如烟草、高尔夫球等,其消费税应保留或适度提高。
对于免税政策调整,不少消费者表示欢迎。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说,目前我国境内有262家免税店,为与出入境旅客快速增长相适应,海关总署将会同财政部等部门认真做好口岸进境免税店的接受申请和审批工作。同时,合理扩大免税品种、适度增加免税购物额,将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物,有利于消费回流,海关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研究相关具体意见措施。
改革有望让消费者在家门口买到便宜货
海外抢购化妆品、箱包、马桶盖、电饭煲……去年中国游客海外消费高达上万亿元,境外扫货热潮的背后,部分进口商品国内外价差大是重要原因。
分析人士认为,国务院减税等“一揽子”政策对于提振国内消费是否有效,关键看能否缩小进口商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差。
“税收对商品价格肯定会有影响,但不是唯一因素。”史耀斌表示,不同品牌地区间的定价差异、从进口地到消费地的物流运输成本以及中间商的管理成本费用等都将影响进口商品的最终价格。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认为,目前,国内消费者逐步回归理性,炫耀式消费需求缩小,倒逼品牌商降价;伴随商品领域的开放,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越来越多,加上中国自有品牌的崛起,市场竞争也促使外国品牌开始降价。此外,上海自贸区等推出的平行进口改革新政策,也削弱了部分国外品牌经销商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这些措施再加上进口关税下调,都有助于减少同一产品在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价格差距较大现象。”王受文表示,随着“一揽子”政策的实施,消费者有望在家门口买到便宜的外国商品。(记者 韩洁 王希 何雨欣)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