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干部错把虚报项目骗补当“政绩”
为了完成指标任务虚报项目套取中央的涉农补贴,这样的行为究竟是“工作业绩”还是犯罪?作为举报宣传周的活动之一,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今天公布去年以来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查办情况,其中涉农领域313人因贪贿被查,尤其是涉农专项补贴成为职务犯罪的重灾区。检方明确表示,骗取补贴即使“不揣自己腰包”也构成犯罪。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和投入逐年加大,基层站所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权力随之增大,掌握着大量的物资处分权和项目审批权,而相关的配套监控机制却没有同步跟上,给不法分子实施腐败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记者了解到,在我省多地都出现了涉农补贴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如金坛市原政协委员、金坛市直溪镇原副镇长谭炳泉在担任金坛市直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期间,在协助金坛市农林局组织实施高效设施渔业项目、第五期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项目过程中,明知金坛市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单位虚报面积、未匹配自筹资金,施工不符合项目要求,仍然帮助他们申报项目、编制虚假申报材料、虚增工程量,通过项目验收,造成江苏高效设施渔业项目和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项目补贴资金损失共计180万元。此外,他在担任直溪农服站站长期间,还帮助金坛市天旺湖现代渔业公司伪造材料申报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示范工程等项目,骗取、侵吞公款共计85.38万元,而这个公司的老板正是谭的妻子。
涉农补贴为何成为贪腐重灾区?检方分析认为,不少涉农补贴项目存在信息垄断,易造成“暗箱操作”。尤其是在具体项目申报过程中,由于项目内容、申报条件、审批流程等信息未能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给一些申报主体通过弄虚作假谋求利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权谋私留下可乘之机。同时,项目推进与落实也缺乏规范化内控机制,一方面,渔业项目的实施由于程序性规则严重缺失,导致上下串通式的“抱团式作案”,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内部监管无法奏效。另一方面,外部监管粗放,多头监管沦为无人监管,使得权力滥用有恃无恐。
检方还发现,一些涉农职能部门人员对虚报套取项目资金的行为性质认知度低,不认为是犯罪,还认为是“政绩”,甚至出于本部门经济利益考虑,或明或暗怂恿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的行为。检方指出,一旦滥用职权套取项目资金会给国家造成损失,即使“自己不揣腰包”或者只是“为了工作”,也要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庄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