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晚上7点半,广东茂名信宜市东镇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谭罡等街道干部,拿着手电筒来到驻点的旺同村“串门”。
他们先来到村民杨因焕家回访。在建的包茂高速横跨旺同村,杨因焕之前反映,由于打桩等施工的震动,导致附近村民房屋出现裂缝。很快,谭罡带着公安、交通部门相关人员到村里勘查,后将实际情况反映给施工方,为村民争取到每户1000元到1万元的补偿。谭罡询问工作反馈意见,得到“较满意”的答复。谭罡还告诉杨因焕,雨季施工可能还会造成其他影响。如有问题,及时反映。
接着,谭罡一行来到杂货店老板梁浩荣家。杂货店、理发店经常聚集着村民拉家常,在这里,驻点干部能听到较多的民众诉求。梁浩荣向谭罡提出3点建议:增加垃圾收集点、增加路灯、十里绿道延伸至村里来。
谭罡把梁浩荣的诉求详细写在纸上,写了满满一页。他现场回应:将在3日内增加一定数量的垃圾桶;路灯和绿道的建设则要等排期,一步步来。
“现在领导干部能进家里喝杯老百姓的水,感觉很开心。”杨因焕告诉记者,以前,从不知道镇长书记是谁,只认识村干部。
谭罡告诉记者,驻点工作开展以来,村民对干部的信任增加,干群关系明显变好。“来到村民家,他们一边吃晚饭一边跟我们聊,宽松的环境,特别有效果。”街道干部也因为找到服务群众方向,获得村民肯定,“感觉很有工作动力”。
从去年11月起,茂名全面推进镇街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固定每周三为“驻点直联日”,干部直接到驻点村(社区)接待群众,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市110个镇街的1375名干部,带领3000多个驻点团队进驻1901个村(社区),联络群众感情,宣传政策法规,收集民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截至今年4月底,各团队共联系群众400多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万多条,其中经过梳理汇总形成需各级党委政府解决的问题11216宗,87.2%已经办结销号,剩余的正在办理当中。
记者在茂名高州、化州、信宜等地走访,看到每家村民客厅都挂着“驻点挂历”。挂历上半部分是日历,下半部分是驻点干部信息表,上面有他们的名字、职务和手机号码。许多村民表示,以前有问题找村干部,再由村干部反映给镇上,一来一回花费很多时间,也不能及时知道处理进程。现在,一个电话就可以直接打给镇干部。“连续3个周三来村委会办事,早上8点半就能找到街道书记反映问题,感觉很高兴。”一个村民告诉记者。
在茂名信宜,通过驻点联系群众发现,村民白天忙农作,晚上才在家,乡镇街道干部也因此开启“白加黑”办公模式,在驻点日当天,白天在村委会接待村民,晚上挑灯夜访,实现联系群众的无缝对接。
巨大的变化发生在茂名化州南盛街道蒲山村。去年年初,该村因社会治安问题和信访矛盾纠纷集中而被列为市里的软弱涣散村,驻点团队和辅助团队从发展经济入手进行整顿建设。街道书记带队招商引资,化州市新海水产有限公司落户该村,解决了该村400人就业,“每人每月工资6000至8000元”。
目前,该村村级集体收入3.8万元,人均纯收入6532元,各项工作跃上街道前列,先后被列为茂名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先行示范点,茂名市基层党组织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的先行点。
驻点干部在茂名高州市石仔岭街道镇大岭村,听到村民呼吁最多的是解决家庭邻里纠纷和村容整洁问题。于是,镇大岭村依托3个自然村,利用创建美丽乡村的契机,建立法治生态公园。村里还开设法治讲堂、道德讲堂,邀请律师来普及法律,平时驻点干部也带着法律政策宣传的任务来,让村里充满“学法、讲法、找法”的氛围。村里还在大榕树底下建起“论道角”,鼓励村民发生纠纷时坐下来讲道理解决。
该村委托茂名市规划设计院对村子进行总体规划,自筹资金700万元,修建水泥进村路、环村路13公里,安装了120盏路灯;购进120个垃圾桶,沿村中主干道摆放,专人收集转运。
石仔岭街道干部赖建波之前在机关工作,刚调到街道不久,街道领导要求他尽快熟悉驻点联系群众工作。他经常到村民家中走访,即使没问题需要解决,村民也喜欢跟干部拉家常。“通过驻点工作,能听到群众的真实意见。直接听到群众声音很重要。”赖建波说。记者 林洁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