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家银行严审福建人贷款:被几年前骗贷的吓住了

2015年07月31日 09:45   来源:中国广播网   

  刘先生:原来就是那个拿钢材那个存货质押嘛!就重复质押,来骗取各家银行的贷款。然后呢,有一些找一个第三方物流公司来监管。后面他可能就(把质押的钢材)运走了,因为监管不到位什么的。大家(银行)去找那个抵押物,可能找不到了。或者几家银行都去,去找同一个抵押物。(银行)损失就比较大了。比如说有一些银行,几十个亿啊多少个亿都不回来了。那么他在做类似部分区域人群业务的话,他可能会审核更严格一点。

  据了解,在几年前,上海钢贸市场80%左右的市场份额被福建籍企业占据,其中又以宁德市周宁县籍居多。在当时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部分钢贸商以货物重复质押或联保互保的形式,从银行拿到大笔信贷资金,部分资金投向了房地产、证券等市场。在行业整体性衰败的大背景下,钢贸引发的融资问题逐渐暴露,信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上海多家银行的钢贸贷款无法收回,个别银行在上海地区的钢贸不良贷高达50%。银行业机构出于风险防控的考虑,采取更为审慎的授信政策,一直持续到现在。

  刘先生说,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各家银行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来控制经营风险,因此各家的政策也会不同。

  刘先生:银行其实他也是独立经营的企业嘛!然后那个风险也是自负的。那么他在选择一笔贷款,每个银行都是不一样的,政策也不一样的。风险高发区的可能会严格一点。

  事实上,除了上海地区,在福建当地一些银行也曾被曝暂停对宁德籍客户的贷款服务。为此,福建省银监局在去年6月份还曾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当地银行机构不能简单地以身份证所在地评判客户风险,“一刀切”地设置区域性门槛,在授信管理中,对于具备还款能力、具有还款意愿的客户要继续加大金融服务力度。

  银行针对福建籍顾客贷款区别对待的政策,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看来,尽管事出有因,但“一刀切”的做法也有失妥当。

  刘俊海:不诚信呢,会产生诚信株连的后果。但银行作为债权人,在发放贷款、审查借款人资信条件的时候还是要一碗水端平,不要“看客下菜”,因为这个申请人恰好是来自过去失信的人所来的地区,出现这个偶然的地域重合,就不加区分地混同在一起。

  刘俊海表示,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银行自身以外,贷款者和监管部门也应该有所作为。

  刘俊海:对于申请借款的企业或者消费者来说呢,也要自证清白,提供资信证明,打消银行不能还款的顾虑。第二呢,建议银行要严格把握申请人自身的资信条件,不能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极端思维,这样既会影响银行的形象,也不利于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也希望银行业监管部门针对这种新情况,及时通过法律赋予的行政指导权限,行政检查权限,督导银行及时纠正一些不公平、不适当的做法。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