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历史发展究竟从何而起?民俗专家给出了新的观点:作为地名的“上海”最早出现于宋代管理酒税的机关“上海务”,上海作为一个城市可能“因酒而来”,以往“上海起源于小渔村”的说法也许并不确切。
在16日召开的第四届上海“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上,民俗与历史学家从新的视角探寻了上海的城市文化脉络。
“上海作为一个地名最早出现在《宋会要辑稿》中。”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仲富兰表示,公元1008年,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设置了专门管理酒税的机关——酒务。因地近上海浦(吴淞江河口附近支流),就称为“上海务”。
“‘上海务’的职责即管理酿酒、征收酒税,这是上海地区最早的行政机构。”仲富兰介绍,“上海务”滨江临海,人流众多,交易繁忙,税收大增。从《宋会要辑稿·食货十九·酒曲杂录》记录的天圣元年以前“上海务”的税收收入额看,当时的“上海务”已经颇有名气,税收额名列前茅。
仲富兰指出,北宋酒务的设置,一般都在重镇、商业发达地区,可见“上海务”建立初始,本地已经完全有可能进入了较为成熟的从事农业生产、航运、盐业、酤酿等手工业的工商文明时代。
在“上海务”的基础上,南宋朝廷正式建立了“上海镇”,地址在今天上海的中华路、人民路环线内。此后,上海镇后来居上,到南宋末期,已是“响当当”的“华亭县东北巨镇”。
由于发展迅速,上海镇在元代初期“升级”为“上海县”。“因为酒,催生了一个新兴的上海镇。又因为酒,由镇设县。”仲富兰说,“这是上海的独特经历。谁能想到,一个税收的办公场所会在千年之后成为令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呢。”(记者郭敬丹)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