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产业融入“一带一路”

2015年08月20日 00:00   来源:光明日报   陈恒 任维东

瑞丽玉石市场,内地顾客与缅甸商人进行交流。

云南文博会上手工艺人正在现场刺绣。本报记者 陈恒摄

精美的手工技艺引起观展者驻足围观。本报记者 陈恒摄

云南陶艺展品引人入胜。本报记者 李慧摄

云南丽江束河古镇的纳西族妇女制作扎染工艺品。CFP

  近年来,云南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探索了一条独具云南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2014年,云南制定印发了《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创造性地确立了“金、木、土、石、布”五位一体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体系,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拥有十几个跨境民族的云南,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文交流中心的道路上,尤其要抓牢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机会。

  1.自然文化资源如何以产业促发展?

  30岁的李云生,是建水县众生得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异形壶制作的中坚力量。他做的异形壶古朴别致、气质极佳,员工客户都尊称他“李师傅”。他和普通人的区别仅在于,他有4级肢体残疾。

  作为土生土长的建水人,李云生骨子里就有一股对紫陶的热爱,在有残疾人科班学习的机会时,李云生毫不犹豫选择了紫陶。学习两个月后,李云生离开学校到建水瓦窑村做学徒,“这一年基本上掌握了紫陶的做法。我太喜欢紫陶了,闲下来也都在想怎么做,学得还算快”。

  2014年2月,李云生被推荐进入众生得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李云生和公司很多残疾人一样,吃住都在公司,公司为残疾人出行配备了残疾人专用车。工作一年多的李云生平均月收入3000元,这笔钱对他来说,是独立的基础,“有这3000元固定的工资,我不仅不用再依靠家里的老人,而且我也有余力报答父母”。

  目前,众生得宝共有职工110人,残疾人就有27名。杨月花同样是众生得宝的一位残疾职工,她听不到世界的欢声笑语。在同事眼中,杨月花是最出色的把关人,“她要检查器皿的制作,把关相当严格”。此外,展厅里的零碎工作,能做的她都主动接手,因为她手脚麻利,同事们都愿意跟她合作。

  众生得宝负责人黄艳萍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公司教会他们生活技能,帮助他们解决自己和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让更多的残疾人同胞参与到紫陶文化传承和发扬壮大的队伍中来,让我们的紫陶工艺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2014年10月,众生得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正式被批准为残疾人就业基地。但在此之前,公司已经不断吸纳残疾人就业,并为残疾人创造更舒适安全的就业环境。

  为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去年以来,云南省开展了建水紫陶传家宝设计大赛、华宁陶拉坯邀请赛、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评选、云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评选等活动,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西安、东阳以及意大利米兰、阿联酋迪拜、印度孟买等地举办云南特色文化产品万里行活动,扩大了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的影响,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也拓展了文化市场。

  现在,玉石、建水紫陶、华宁釉陶、民族刺绣、斑铜、斑锡、乌铜走银、剑川木雕、红木木艺、黑陶、彩陶等特色产业百花齐放、异彩纷呈,逐渐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带动了云南经济社会和旅游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成为地区脱贫富民的重要途径。

  2.民族特色文化如何走向市场?

  腾冲县和睦村迎来了大喜事。云南2015文博会期间,第二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评选结果出炉,和睦村赫然在列。红艳艳的茶花一直是和睦村妇女刺绣永恒的主题,在她们的心目中,茶花不仅代表着美丽,而且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创造富有浓郁本地特色的刺绣产品。

  云南民族众多,服饰千姿百态。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居住在这里的25个少数民族,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装束。一套民族服饰,可以说就是一个民族的缩影和小百科全书。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制作工艺后继无人,许多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服饰制作工艺已经失传或正在消失。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人们外出务工,民族服饰制作工艺出现了断代现象。

  如何让民族特色文化在市场中获得生机,云南各地进行了广泛探索。

  在腾冲县和顺古镇街头,游人如织,一件件图案精美、栩栩如生的“园角刺绣”产品吸引着旅游者的目光。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如今已是云南省著名商标的“园角刺绣”背后隐藏着十多年的市场化历程。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们发现几名游客对当地民族刺绣手工艺品爱不释手,于是决定创办手工艺品生产加工厂。”“园角刺绣”的老板李洪冰表示,通过对民间手工刺绣图案的挖掘、整理、传承与创新,民族刺绣手工艺品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我们专门聘了三个设计师来搞图案设计。”经过不断创新,“园角刺绣”产品融合了民间传统刺绣、剪纸艺术、傣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工艺,以及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刺绣技术和图案造型等多种艺术,精致美观,独具特色。目前,该公司已拥有34项国家专利、90多个系列产品,产品畅销西部省区和缅甸、越南等周边国家。“园角刺绣”也从8000元的成本发展到如今产值达3000多万元,带动了当地农村上万人致富。

  云南财经大学民族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赵晓红在走访村寨、探访民族刺绣的过程中发现,云南刺绣品种多、特色明显,但是产值低;从业人数多,大多都是手工作坊或者是家庭形态的生产组织,达不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此外,刺绣题材丰富却缺乏现代审美观念,产品很难与现代市场对接。

  赵晓红认为,“云南十大刺绣名村”的评选一定意义上可以激发和带动刺绣村寨的积极性,被评上的刺绣名村寨又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这对整个刺绣产业的发展意义深远。刺绣作为一项全民族的工艺,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是一项能够带动农户走上致富道路的产业,在提高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同时,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经济。

  3.如何以文化产业为载体实现对外交流?

  27岁的缅甸仰光人昂苗明并没有上过学,但如今他却在中国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做着国际翡翠生意。在姐告玉城的“早市”,昂苗明有自己的店铺和摊位,他基本上已经是一个瑞丽人,用的是中国品牌的手机和移动网络,只在过节时才回趟缅甸老家。

  “瑞丽是一个国际城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个城市中,本地人、外省人和外籍人基本是各占三分之一,甚至还出版了缅文的报纸。”在瑞丽,来自缅甸的翡翠毛料经过精细加工,成为广受华人世界欢迎的艺术品,畅销内地以至于港台甚至更远。

  2014年,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珠宝玉石产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8万人,交易额达到105亿元。随着贸易的往来,到德宏来经商、务工的外籍人员已经有8万人,嫁入的“缅甸新娘”也有11000多人,在边境学校上学的“小小留学生”达4600多人。“这些孩子在我们国家学习汉语,为的是将来在我们这里更容易找到工作。”德宏州瑞丽市宣传部长排云祥告诉记者。

  近年来,云南充分发挥地缘、人缘、文缘、商缘优势,扩大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文化交流,同时辐射欧美地区,统筹推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文化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精心策划、成功举办“感知中国·美丽云南”日内瓦系列宣传展示活动、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感知中国·缅甸行”系列活动,与老挝合作举办中国·老挝大型春节联欢晚会,精心打造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系列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增进了与有关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友谊。

  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在国外主流媒体打造一系列《美丽云南》新闻专刊,用对象国语言办好泰文《湄公河》、缅文《吉祥》、老挝文《占芭》、柬文《高棉》杂志等系列外宣刊物,推动广播节目和电视频道在周边国家落地,依托节庆活动、报纸和书社等载体开展文化传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炎表示,通过西南方向的“一带一路”,从昆明延续下去沿线连接对接的都是关系密切的村、站、城市和大型城市。每一条线延伸过去,不仅是物资和经济之间互相的交融,而且更多的是文化和人文之间的交流,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沿线沿边之间的跨境民族所构成的文化纽带,可以形成未来众多服务性经济的发展。

  链接

  云南五大特色文化产业门类

  近年来,云南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金、木、石、土、布”5个特色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

  “金”就是金银铜锡工艺品产业。依托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重点发展以斑铜、斑锡、乌铜走银、银器及银饰制作、民族刀具生产等为主的金银铜锡工艺品产业。

  “木”就是木竹藤草工艺品产业。利用得天独厚的植物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木雕工艺品和竹编、藤编、草编工艺品。

  “土”就是陶瓷泥塑工艺品产业。深入挖掘和整合陶瓷传统工艺,提升文化附加值,重点发展以建水紫陶、华宁釉陶、尼西黑陶等为主的云南特色陶瓷产业。

  “石”就是珠宝玉石和石雕石刻石材产业。以翡翠、黄龙玉、祖母绿、南红玛瑙、碧玺等珠宝玉石和景观石、观赏石、奇石、石砚为主,重点发展石雕石刻石材工艺品。

  “布”就是染织刺绣布艺品产业。立足云南民族染织刺绣悠久历史,重点发展彝、白、哈尼、傣、傈僳等多民族刺绣以及扎染、蜡染、织锦等布类工艺品产业。

  (李慧整理)

  云南部分地区特色文化产业

  ◆保山珠宝产业

  保山依托翡翠文化发源地、黄龙玉原产地、南红玛瑙主产地、围棋永子起源地和珠宝加工集散地优势,加快珠宝产业发展,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翡翠、黄龙玉、南红玛瑙加工、经营商户已达1万余户,从业人员6万余人。

  ◆迪庆特色文化

  迪庆独克宗古城、香格里拉文博中心、印经院文化旅游区、德钦阿墩子古城、叶枝同乐生态文化村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全面启动建设,扶持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企业,以民族刀具、银器、木制品、陶制品等为代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市场初步形成。

  ◆普洱文化旅游

  近年来,普洱实施文化引领工程,提升旅游文化内涵,重点打造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澜沧哈列贾乡村音乐小镇、宁洱那柯里“普洱艺术村”、普洱绝版木刻创作产业基地、黑陶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等文化产业项目,同时深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开通边境旅游线路,加快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旅游、茶马古道遗址公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旅游总收入大幅提高。

  ◆曲靖农村文化

  近年来,曲靖农村文化产业稳中求进,2012年,全市农村文化户有1600多户,从业人员1.2万人,年演出场次20余万场,年经营收入近1.5亿元,其中,以陆良、俞寿洪的橄榄演艺公司为代表的农村文化户已实现公司化运作,年收入400多万元,农村文化户成为增收致富、转移剩余劳动力、增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德宏州葫芦丝文化

  近年来,德宏州大力发展葫芦丝经济,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加大葫芦、紫竹种植力度,扩大种植范围,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积极扶持葫芦丝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市场主体,壮大葫芦丝产业发展队伍。2014年,全州共有专门的葫芦丝生产制作企业5家,专业合作社两家,民间作坊70多家,专业的葫芦丝演奏教授人员约300多人,通过葫芦丝专业8级考试认证的200余人,现已注册了“古歌”“勐养江畔”“哏德全”“南甸”“南天丝竹”“哏氏”“傣家”7个葫芦丝品牌,全年葫芦丝生产量达8万多支,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

  ◆红河建水县紫陶文化

  建水紫陶始于清代中后期,集书法、绘画、雕刻、镶嵌、烧制、无釉磨光等工艺于一身。近年来,建水紫陶产业呈现迅猛发展趋势,2014年,建水紫陶产业产值达3.5亿元,紫陶企业329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紫陶产业成为建水极具潜力和极富文化特色的产业,成为建水县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文山西畴县刺绣文化

  西畴县刺绣产业走上园区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在发展中该县在兴街镇建设刺绣文化产业园,建设刺绣生产加工区、刺绣商业区、刺绣博物馆、刺绣主题酒店、刺绣文化长廊、刺绣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刺绣休闲体验区、刺绣文化主题公园等重点区域。在兴街镇,原来只用作背婴孩的背带绣品,如今已发展到坐垫、头饰、衣服、挂件等高端精品,产品远销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目前西畴全县绣女达3000多人,年产值3500多万元。

  (李慧、陈恒整理)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