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生态环保
产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为何要选择这三个领域?率先突破面临的困难和主要着力点在哪儿?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军扩。
三大领域突破面临挑战
问: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答:在交通一体化领域,面临的障碍和困难主要是管理体制机制和法规、规范、标准不协调以及资金需求量大。京津冀的行政分割,导致三地在交通领域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法规、规范、标准的协调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的重要保障,这些领域缺乏有效的协调,容易产生建设浪费、开发无序等一系列问题。此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往往属于重大项目,投资规模较大,筹集建设资金也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面临的一个难题。
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率先突破面临的主要障碍和困难是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缺乏明确的划分,联防联控的协同机制尚未建立。京津冀三地限于现有行政区划的掣肘,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尚未形成制度层面明晰划分的责任与义务;城乡布局、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整体统筹设计,三地各自为战,产业准入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执法力度、污染治理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河北省作为三地中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尚未有效建立联防联控共治的协同机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矛盾更加突出。
在产业升级转型领域,面临的障碍和困难主要是行政分割的管理体制及三地之间在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商业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不仅直接影响资源和要素在三地之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也不利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和相关产业的转移和升级。
三大领域突破要找准着力点
问: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主要着力点在哪儿?
答:三大领域的率先突破事关全局,需要找准着力点,集中力量推进。
交通一体化方面
一要做好规划引领、科学论证,应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
二要优先发展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
三要着力推进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一体化,大力推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
四要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管理与交通运输组织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大力推进交通服务的一体化。
不是个别局部措施所能奏效,三地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突破行政区划和条块分割的掣肘,率先在生态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上实现“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执法)。
一要进行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这是实现四个统一的前提,也是应该着力突破的难点;
二要构建基于物联网的立体环境监测系统和区域环境承载力评估与风险管理模式;
三要制定统一的环境标准和生态补偿政策;
四要根据不同的环境质量(或风险)控制目标,通过产业特别是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生产生活全过程减排,着力突破复合性污染形成的条件,实现环境增容,最终实现京津冀生态修复与环境改善示范区的目标定位。
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产业升级转型方面
一要根据三省市的资源、环境、产业基础等条件,促进差异化发展,推动产业在区域间的合理布局。
二要加快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的衔接,加快津冀承接平台的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跨省市投资、产业转移对接、园区共建、科技成果落地等项目的收益分配政策,建立相应的互利共赢机制。
三要促进产业内分工协作,着力打通产业链条,打造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且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同时,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基础和发展优势,促进同一产业不同业务活动在区域之间的合理布局和分工协作。如在金融服务领域,北京强化金融管理功能,天津重点发展金融创新运营,河北则突出金融后台服务功能。
四要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责任编辑:秦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