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速曹妃甸迎来新的春天

2015年09月14日 07:26   来源:京华时报   

  坐落在曹妃甸的首钢京唐公司现代化厂区。曹妃甸区委宣传部供图

  曹妃甸矿石码头一角。

  距离北京市区200多公里的渤海湾,有一处深水良港,这里常年不冻不淤,因传说岛上曾建有唐太宗李世民一曹姓妃子的庙宇而得名:曹妃甸。历经十余年开发建设,原本为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沙岛,如今已是一个拥有两个半新加坡大小的临港产业聚集区,未来这里将成为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承载地,并为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提供更大空间和机遇。

  十余年间,曹妃甸经历了大规模国家投资的高速驱动期,也遭遇了政策调整引发的债务和招商困境,如今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提速,这里又迎来了“第二春”。本期“十城记”关注河北曹妃甸,试图通过老中青三代首钢人的视角呈现曹妃甸的历史变迁,勾勒出一个“海上钢城”的未来。

  老年首钢人

  为首钢寻找新的出海口

  从河北唐山市驱车往南70公里,不到1小时车程便可到达一片现代化的厂区——这就是首钢京唐公司的所在。与传统的钢铁厂区不同,这里既看不到老式炼铁高炉,也看不到漫天的粉尘,取而代之的是高覆盖绿化、错落有致的厂房以及高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在这片面积相当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厂区里,餐厅、食堂、候车大厅等生活设施应有尽有,簇新的建筑、气派的双向四车道让每个初到这里的人都产生一种错觉,如同进入一个新城市。

  每个星期五中午,55岁的老工人马晓交完班后都会重复着这样的流程:先去食堂吃饭,然后回宿舍换下工作服,简单收拾完行李后匆匆赶往位于厂区的候车大厅,准备乘坐下午1点5分的大巴回北京。

  马晓是首钢的“元老级”员工,在首钢已工作了38年的他,见证了整个首钢京唐公司的诞生和崛起。2005年3月,首钢搬迁到曹妃甸。从此,马晓便和首钢京唐公司的4500多名北京籍员工一样成了“候鸟”,每周乘坐大巴定期往返于京冀两地。10年统计下来,马晓有将近4160小时在这趟大巴上。

  回京路上的风景马晓早已烂熟于心,他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驶出厂区后沿途正在建设的工程——远处的100公里将作为以后北京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这里是以前填海前的大陆海岸线,这里现在是亚洲最大的盐场。

  首钢正式搬迁曹妃甸时,马晓刚满45岁。当时他的女儿刚考上大学,没有太多家庭包袱的他,主动请缨前往河北参与新厂区的开发建设,“那时的曹妃甸对我来说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体验到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当年就奔着这种追求随它而去的。”

  这并不是曹妃甸第一次开发建设。早在1956年,曹妃甸便承担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开发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的使命。林戊的父亲就是曹妃甸农垦大军中的一员。当时的人们挑着大筐、拿着铁锹,面朝土地,背朝天,用他们的双肩托起了中国第二大国营农场。

  林戊是土生土长的曹妃甸人,他的祖辈曾是在曹妃甸一带打鱼的渔民。在他儿时的记忆里听到爷爷描述的曹妃甸都是与打鱼有关,这里是渤海最深点,水深浪急,当地渔民有一句谚语:“英雄与好汉难过曹妃甸”。从渔村到农场,再到后来的水产养殖基地,林戊与家乡一起经历着成长,也亲眼见证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3年3月,在数千亿资金的推动下,往大海里铺设通岛路成为曹妃甸第二次开发建设的标志。一辆辆卡车拉着一整车的石头往海里面填,紧接着轧道机开始轧,先填出10米,随后又往前继续轧,又填出20米……每天通岛路都向大海深处前进。

  2006年,全长18.5公里的通岛路彻底完工,之后这条道路开始慢慢向两边延伸,正是这条路为准备搬迁的首钢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出海口。

  吹沙造地工程用了整整6年时间,从最初规划的30平方公里,到250平方公里,再到310平方公里,成为当时中国在建最大的填海项目。

  当时有20万建设大军在曹妃甸填出的“新大陆”上一起搞建设,建设者光每天吃的土豆就达2万斤,每一个唐海人往曹妃甸方向随便做点什么买卖,一年都能挣很多钱,运水、卖冰块、送蔬菜、运工地垃圾……此外,县城的旅馆全部住满来淘金的生意人。“当时有人开玩笑,只要搭个窝棚,晚上都会有人来住。”林戊形容。

  2012年7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唐海县,设立唐山市曹妃甸区。至此,与林戊共同成长29年的唐海县成为历史。

  中年首钢人

  见证新工厂从荒芜到现代

  从撤县设区至今,短短3年时间,曹妃甸这片总面积19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万的土地,正在朝国家级开发区迈进,实现了从一沙岛到世界级大港蜕变的历程。

  李宁是首钢京唐冷轧作业部综合办公室的员工,2001年,刚刚20出头的他从安徽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入职首钢。2007年首钢搬迁,李宁选择跟随首钢建设工程队,参与在曹妃甸的前期工厂建设,李宁的妻子也是首钢员工,当时正值孕期留在北京,从此两人过上“周末夫妻”生活。

  李宁初到曹妃甸时,这里刚完成填海造陆,地表一片荒芜,大风天气下,工地活动板房睡一夜,被子会覆盖一层沙土,“实在不敢相信在这样的沙地上还能长出绿色植物”,李宁说。

  搬迁后的首钢进行了产业升级。过去首钢老厂区主要生产建材,现在主要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社会需求比较高的高端板材,如汽车、家电板材、管线钢等。同时,一些新技术、新理念引入到生产中:过去几十吨小转炉,变成了数百吨的大转炉;过去看碳花、甩钢钎、凭经验、拼体力,现在“一键式”炼钢,用电脑、点鼠标;过去主要生产“面条”、“裤腰带”,现在生产20大系列160多个品牌的高端板材。

  如今新首钢的废气、废物和废水得到循环利用,达到“零污染”,高温废气全部回收用于发电,94%供电可以自给,工业废渣加工成水泥替代品,成为建材。而冶炼需要的水则来自海水淡化,在这个过程中,废水循环利用率为98%,并且还能制盐制碱。

  与马晓等老一辈首钢工人经历的高温下炼钢的工作环境不同,李宁工作的环境完全可以用“舒适”来形容。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普及,除检修外,冷轧部厂房员工基本不需要长期停留在厂房作业,成批成品通过机械起降机自由完成移动与摆放。整个机械设备运作由调度室控制,调度室只需安排一至两名电脑操作工。

  在曹妃甸工作9年下来,李宁一家渐渐适应了北京曹妃甸两头跑的生活。在一周一回的日子里,李宁迎来了女儿的诞生、随后又上了幼儿园、小学……他也在岁月流逝中迎来了自己的中年。

  如今李宁的女儿已经8岁,每次回到家,他都会带着孩子出去转转,女儿想要什么李宁总是尽量满足,希望能弥补不在她身边的缺憾。在家时,好好陪家人,在单位时,则投入地工作。李宁的情况,也是不少家住北京的首钢员工的缩影。

  青年首钢人

  与曹妃甸一起成长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搬到曹妃甸后的首钢实现了效益提速。产品从曹妃甸水运到上海,比从石景山到上海,每吨运费节省了120元以上,仅是运费这一项就为公司节约了一大笔开支。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曹妃甸的物流成本优势让首钢京唐从去年开始实现盈利。2014年2月,习近平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也高度肯定了首钢搬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范例。

  搬迁后的新首钢,吸纳了更多的新鲜血液,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实现梦想的空间,80、90后约占整个企业的一半。生活的便利、工作环境的安全、舒适、企业发展前景看好让年轻的首钢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很多年轻员工为此选择在曹妃甸区买房安家。

  刘亚男夫妇是较为典型的80后首钢双职工。每天下班,刘亚男来不及换掉蓝色工服,就抱着咿呀学语的孩子在小区散步。夫妻工作时,孩子都交由从家乡来的老人照顾。

  家住秦皇岛的刘亚男,认为在曹妃甸工作离家比较近,而丈夫在钢铁行业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原本可以留在家乡钢铁公司,但他们更看重的是首钢在曹妃甸的前景,这里可以给年轻人提供造梦的机会,他们愿意留在曹妃甸和这个新兴小城共同成长。

  “相比于其他钢铁企业,首钢京唐的年轻人可以从设备安装、调试开始,零起步,全程参与,进而获得更多工作经验,对个人历练有好处。”刘亚男说,未来考虑更多的是孩子的教育,希望曹妃甸区在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能够尽快改善。

  优越的地理环境、日趋完善的企业配套设施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曹妃甸的价值,而随着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启动,更是为曹妃甸带来了新的机遇。

  曹妃甸区常委、常务副区长于广秋介绍,今年接触的搬迁意向企业比去年增加1倍多,很多企业在考察前期都有其他选择与准备,来了之后对曹妃甸的认识有所改变。除北京市的官方支持外,曹妃甸在北京有一个20多人的办公室,负责与企业加强沟通。“目前已有32家金融机构进驻曹妃甸。银行的嗅觉是最敏感的,能够承诺投资曹妃甸,说明曹妃甸是有希望的。”

  4000亿资金打造世界级港口

  三代首钢人的故事仅只是曹妃甸这片深水大港上一个小小的缩影。以首钢为龙头,众多央企为支撑,各种大小项目正在快速聚集到这片土地,为它的进一步腾飞插上了翅膀。

  招商引资的力度也在加大。截至目前,曹妃甸已累计投入资金4000多亿元,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港口吞吐量达到2.9亿吨,增速连续9年保持全国和世界第一,带动唐山港成为世界第五大港口,创造了沧海桑田的人间奇迹。

  过去几年大港口、大钢铁、大物流、大石化四大产业让曹妃甸的风头红极一时,但与之相反的,“鬼城”“烂尾楼”“负债”的质疑声也接踵而至,唱衰曹妃甸的声音不绝于耳。虽身为天然良港的曹妃甸,貌似依然和隔壁的天津滨海新区,以及我国几大港口城市发展有差距。

  “有人会问,投入4000多亿什么也没看到,是不是瞎整?烧钱?胡乱决策?面对网上的一些不实言论,我们只能埋头苦干,用发展速度来说话。”曹妃甸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孙梦成介绍,曹妃甸的发展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项目会落地,每天都会有新的变化。

  “一个区的区域面积相当于两个半新加坡或一个深圳市大小,工厂需要一个一个来建,从5年前刚填出的陆地,到5年后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曹妃甸真正的陆地开发建设仅有短短5年时间。”在孙梦成看来,曹妃甸如同蹒跚学步的孩子,虽然起步还踉踉跄跄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奔跑。

  今年6月27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确定了可接靠40万吨矿石船的4个国内港口7个泊位,其中曹妃甸就有2个泊位。8月21日,曹妃甸有十几个总投资达1000亿元的项目在开工,其中主要包括首钢二期、华润电力二期等,同时进行的还有1000亿元的签约项目。仅在那一天,曹妃甸就有2000亿元或者落在地上或者落在纸上。

  曹妃甸现在仍处于产业聚集初期,但它正在加速成为世界一流的临港产业聚集地。据统计,曹妃甸目前已建成各类泊位69个,预计到2017年吞吐能力将超过6.5亿吨,有望进入全球港口前三名,同时,腹地滩涂非常广阔,拥有浅滩、荒滩1000多平方公里,紧邻岸线有存量土地200多平方公里,全部为国有土地,不涉及移民拆迁等问题,是典型的“前港后厂”发展模式,具有临港产业低成本聚集的先天优势。

  孙梦成说,现在的曹妃甸和30年前的深圳很像,“如果你错过深圳,错过浦东,请不要再错过曹妃甸”。

  ■对话

  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速曹妃甸迎来新的春天

  曹妃甸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于广秋

  >>谈转型

  港口正由运输港向贸易港转变

  京华时报:你怎么看待曹妃甸这几年的发展,经济下行压力对你们有影响吗?

  于广秋:去年年底,曹妃甸带动唐山成为吞吐能力国内第四、世界第五的港口。唐山的老港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曹妃甸港这几年的变化代表了曹妃甸的发展。总体上发展较快,每年的吞吐量增速在20%以上。同时,全世界原油价格下降,其他产业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总体运行还是比较平稳的,产业发展相对来讲还是可以的。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急于求成,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发展。

  同时,发展的矛盾也是并存的。由于前期基础建设投资太大,曹妃甸靠自身努力,融资搞建设。客观地说,还处于大投入小产出的阶段。去年年底GDP390亿元,在1943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里,经济总量还不够大。此外,经济要素还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港口总体上还是运输港。

  京华时报:曹妃甸与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大港相比,仍有哪些差距?

  于广秋:按照港口的功能发展,第一代发展运输港,第二代发展临港工业,第三代是发展临港商业,第四代是发展临港金融。

  像荷兰的鹿特丹这样的世界级港口正从三代向四代转化。而我们的港口正处于运输港向贸易港的转变当中,各种要素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随着今后港口的发展壮大还应不断改进。比如我们正在规划搭建大型交易平台,发挥大的物流作用,引进物流企业。

  >>谈发展

  生态是最好的招商名片

  京华时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速将给曹妃甸带来什么?

  于广秋: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速,曹妃甸迎来新的发展春天。客观来讲,国家对于曹妃甸这样大的战略规划投入还不是太多,有些项目支持得很少,我们主要需要依靠自身融资。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战略,过去交通不通,生产要素浪费、产业雷同、城市布局不合理,北京、天津中心压力太大。

  北京非常关注这件事情,示范区正在有序推进,如今已在曹妃甸开展100平方公里的北京现代产业试验区,又确定了5.5+3.5+N的概念,5.5是产业启动区,3.5是城市发展启动区,N是重大项目。比如化工项目落户到试验区之内,多了一个选择的空间。

  北京方面表态,计划将北京的一所大学或是分院分校区、一所全日制的中小学、三级甲等医院建立在试验区。这样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将来从北京产业转移过来的管理人员、职工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的设施。保证他们在曹妃甸工作与北京的待遇是一样的。

  北京的产业到试验区,仍允许保留北京的名字、资质、汽车牌照等。这绝不是北京河北脑袋一热,迎合中央。产业转移是北京功能疏解到这边来一个最好的保障,它的资质、公共服务都得到有效的保证。

  京华时报:在生态环保方面,曹妃甸有哪些规划?

  于广秋:目前大家的环保意识都很强,曹妃甸既要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同时也要严格地保护生态环境。污染企业肯定是不能搬进曹妃甸的。过去曹妃甸有自然生成的湿地,上世纪80年代考虑到经济环境、百姓生存,开辟了不少稻田、鱼虾养殖场。2012年成立曹妃甸区后,我们拿出2个亿左右,逐步恢复湿地本来风貌。

  生态是最好的招商名片。北京市考察的第一站就是湿地保护区,认为环境保护好,今年6月底两天考察,一个月后就签订协议,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就好比北京嫁闺女或者让儿子去外面打工,都希望给他们一个良好环境保障。

  曹妃甸的空气质量一直是唐山市最好的。当前,企业管理者的环保意识很强烈,生产者的环保意识也在提升,只有充分重视环保,我们的生产成本才会得到有效降低。

  >>谈未来

  研究港口功能错位发展

  京华时报:曹妃甸未来如何实现自己的特色发展?

  于广秋:港口在区域经济达到顶峰的时候,也要走下坡路的,但是曹妃甸港得益于天然条件,一直在走上坡路,并不是说所有263个泊位全部建成就好,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连通东北亚,发挥出港口的优势,港口的能力要达到相应的水平,如果不匹配,一味地建设港口,也是要亏损的。

  在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后,要研究港口功能整合实现错位发展。不能说天津港拥有的,曹妃甸港也要有,当前河北的钢铁仍然是重要的产业支撑,所以铁矿石在当前仍然是港口流转的重要商品。

  现在提倡建立一种联合体的模式,目前我们也正与天津讨论战略合作联盟。环渤海地区可以看成一个组合,要凉菜、热菜合理搭配大家才吃得舒服。

  世界上钢铁、石化只有在沿海有港口的地方,成本才会低,这也是历史必然的选择。目前我们需要每年一百多亿的前期投入贷款,公共预算60多个亿,主要还得靠融资。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停下来,曹妃甸港在区域发展中的担当也不允许它停下来。北煤南运、天然气进口等都是国家战略。

  京华时报记者潘珊菊实习记者陈雪健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