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官员:中国环境趋稳向好 未来形势并不乐观

2015年09月16日 1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杨陈

8月12日,郑州再次雾霾来袭,空气质量重现持续轻度污染。 马义恒 摄

  中新网南宁9月16日电(记者 杨陈)“中国的环境状况就像一个病人,过去病情比较严重,经过入院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仍不能出院,还得继续治疗,甚至动手术。”中国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16日在广西南宁表示。

  当天,2015年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在南宁开幕,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东盟秘书处的高级官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合作代表共200余人出席论坛。

  经历了2014年11月的“APEC蓝”后,9月3日“阅兵蓝”重现蓝天熠熠、白云朵朵。曾经久违的“难得好天气”如今频繁上演,让国人切身体会到中国环境的改善。

  在当天举行的2015年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上,全国74个城市2014年PM2.5年均浓度同比降11%;2014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同比分别下降2.47%、2.90%、3.40%、6.70%,其中氮氧化物减排创造"十二五"以来最好成绩……中国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宋晓智用一连串的数据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进展。

  她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已融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亦在协同推进,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局副局长伊莎贝尔·路易斯对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认同。她说,生态文明的概念一直得到中国政府地大力推广,而且中国也希望把绿色经济作为将来经济转型重要的原动力。这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值得东盟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共同分享。

  夏光说,尽管近几年中国的环境形势朝着好的方式转变,具有一个趋稳向好的态势,但离国人的满意水平、国际较先进的水平尚有很大差距。“中国环境的‘病情’虽然好转,但不等于康复,不等于可以出院,未来形势并不乐观”。

  夏光指出,在过去一年,中国大江大河的水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局地性、小范围的水系受到污染的现象比过去普遍。“特别是过去认为农村是绿水青山,现在农村很多的小溪小河被所谓的垃圾、畜禽所污染,农村环境的治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此外,大规模的雾霾现象,耕地受到重金属、农药污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夏光认为,要去除中国环境的顽疾,需要“强势环保、智慧环保、全民环保”。即通过从严从紧的管制政策,经济激励引导,从而使全民行动起来,达成改善环境的根本目标。(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