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海关创新制度推广前先在区域内实战

2015年09月22日 10:21   来源:解放日报   陈玺撼

  自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上海海关出台的自贸区监管创新制度,累计已达31项。记者昨天从上海海关获悉,他们正与浦东、松江、普陀和徐汇4个区合作,打造“海关创新制度复制推广示范区”,这些上海自贸区外的首批行政区“苗圃”,将在区域内选择4至10项不等的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做试验,待经验成熟后,再筛选一批继续在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外推广。

  正在徐汇区复制推广的“保税展示交易”制度,让上海西岸艺术品保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艳双如释重负。9月上旬刚落幕的西岸 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32家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展出艺术品。如按原来的报关手续,这些艺术品须缴税后方能入境参展,而实施保税展示交易后,符合条件的特殊监管区内企业在有效担保下,可先在区内外开展保税货物的展示,展示期间如货物发生内销,可先销售再缴税和集中申报;如果没有发生内销,则经申报可以不缴纳相关税款。

  “许多展品参展后会返回境外,并不发生内销,免缴相关税款,将极大鼓励境外展商参展的积极性。”赵艳双介绍说。

  在我国境内销售的“天猫魔盒”如果出厂时检测出有瑕疵,返厂维修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在松江出口加工区推广“境内外维修”制度前,隶属于富士康集团的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在特殊监管区域外开设专门维修点,要么先把瑕疵产品出口到境外维修,维修完再进口回来。前一种选择,企业将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如果维修的业务量不大,这样做得不偿失;后一种选择,企业要疲于奔命,并承担高额的境外段物流费用及物损费用。

  “现在可以从国内直接返回特殊监管区域维修,省得到境外绕一圈,成本节省了三分之二,平均每单物流时间也能节省五六天。”富士康华东区关务经理徐能钤感慨,境内外维修为企业开启了一个全新市场。

  客户的客户催单,客户就把压力推给贸易企业,要求两天就完成清关,可实际上再快马加鞭也要花费两倍的时间。普陀区在特殊监管区域内推行“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后,杜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广水坦言,再也不用在关卡上“干瞪眼”了。

  据悉,杜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开展该业务才4个月,通过银行保函备案,依托信息化系统监管,货物通关时间由原有模式的3-4天缩短为如今的1-2天。期间成功开展相关业务187批次,货值共计1210万美元,约合0.7亿元人民币,其在国际客户间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也随之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