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大屯发掘700份契约 成研究屯田制度史料

2015年09月30日 16:50   来源:贵州都市报   

丁乃甲(右一)与父亲一起展示自家祖传的老契约。

  28日,安顺开发区大屯村在西藏工作的丁乃甲,特意把50余份在自己手里保存10多年祖传契约文书送到家里,亲自交给安顺学院贵州省屯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吕燕平手里。据悉,近来在大屯古村落发掘出各类契约文书近700份,对明代军屯制度研究、安顺屯堡旅游开发、屯堡申遗提供了详实史料。

  千里送老契约回家

  据介绍,自7月中旬起,安顺学院贵州省屯堡文化研究中心吕燕平、张定贵等研究人员,在对安顺“西门屯堡”古村落进行田野考察时,发现不少大屯村民家里珍藏有老契约。随即,组织人员进行了发掘整理。

  根据时间排列,最早的一张立于清朝乾隆初年,历经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至民国时期,1949年以后也有部分,时间跨度200多年。

  “当听说安顺学院的专家在发掘整理契约文书,才想起我也保存着50多份契约,也该把它奉献出来。”丁乃甲说,前两月,工作较繁忙抽不开身,国庆临近,才得以准假。“这次,我是特意将老契约送回来。”

  丁乃甲说,这些屯堡契约文书见证了祖辈发展、传承的历史,作为屯堡人感到自豪。

  据了解,今年47岁的丁乃甲,大学毕业后就在西藏工作,父亲是援藏知情,一家定居在西藏,极少回老家大屯。2003年,他回老家看望奶奶,奶奶将50余份老契约交给了他,并嘱咐要保存好,传承下去。

  记者看到,丁乃甲带回的契约文书,最早的一份立于乾隆十年十二月,是关于祖宗购买田地的,最晚一份立于宣统年间,是关于购买祖屋的文书。此外,还有花灯的唱本。让丁乃甲颇遗憾的是,还有一套地戏的唱本,遗失了。

  大屯发掘出近700份老契约

  安顺学院贵州省屯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吕燕平收到丁乃甲的50余份老契约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登录编号、拍照、录入电脑。

  吕燕平说,7月中旬以来,在大屯共发掘、整理出各类契约文书近700份,一个村落能发掘出这么多的老契约,在贵州少有,国内也不多见。“对每份老契约,都进行了编号、拍照、录入电脑,接下来将整理出版。”

  据了解,2009年,在安顺“东门屯堡”吉昌屯发掘了400多份契约,整理出版《吉昌屯契约文书汇编》一书后,引起国内外学界的极大关注。

  吕燕平说,大屯契约文书整理完成后,将考虑作为“屯堡文书”系列申报出版,成为与皖南“徽州文书”、黔东南“清水江文书”媲美的地方学研究文献。

  根据初步的整理分析,此次在安顺开发区发掘的大屯契约文书有独特性,内容上反映了明清以来屯田制度的变迁,在国内同类契约文书中少有。

  同时,作为研究安顺屯堡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大屯契约文书不仅为屯堡旅游开发提供深厚文化支撑,更为黄果树与屯堡景观联合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证据。

  据介绍,大屯老契约的发掘整理,也为安顺开发区的“西门屯堡”研究开启了一个窗口。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