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出游超春运 黄金周如何不再“快乐并痛着”

2015年10月06日 10:07   来源:央广网   

  根据交通、铁路等部门的预测,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将有超过7.5亿人次出行,相当于全国一半以上人口都出门逛了一圈。铁路部门表示,黄金周几乎每天的客运量都达到40天“春运”最高峰的数量。与此同时,各地著名旅游景点,也纷纷在黄金周刷新的最高游客数量。

  4号,泰山以及周边景点的游客接待量达到21万人次,同比增长1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有8万多名游客涌入泰山主景区,接近景区停止售票的9万人上限;此外,四川九寨沟景区迎来首个旅游高峰,4号的游客量达到最大承载量4.1万人次,景区采取应对措施,限定单日进沟人数,同时420量旅游观光车全部分点运转;3号,八达岭长城的游客量达到极限9万人次,为了确保游客安全和游览的舒适度,景区也采取了临时流量控制措施。

  错峰休假、增设地方性节假日可否奏效

  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指出,现行的假日制度,造成出游时间过于集中,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实行错峰休假、尤其是增设地方性节假日等两级假日安排,可能将破解带薪年假落实难的问题。对此,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著名旅游专家刘思敏博士认为,增设地方性节假日对黄金周的缓解作用可能非常有限。

  刘思敏:两级假日制度如果能够实现的话,那对于缓解黄金周的压力当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我个人认为,这个作用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实际上,国家统一管理十一黄金周制度的话,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让各地的节奏协调一致,而且执法的成本、实施的成本可以说是最低的。如果分散到两级以后,地方执法的水平、实施的水平会差异非常大。而且,实际上地方的话,除了少数民族地区,要想根据所谓的地域文化来实施地方性的节假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专家认为,要靠增加长假缓解黄金周压力

  刘思敏还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我国处于转型时期,异地就业的群体非常庞大,因此产生了探亲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旅游这种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特征的消费,得到了爆发性增长。而这两方面因素都需要长假的供给。因此,增加长假是缓解黄金周压力的有效途径。

  刘思敏: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甚至跟民众幸福感紧密相关的都是长假的短缺。如果要增加长假供给,满足公众急迫的探亲、旅游的需求,那么只能是增加黄金周。黄金周的拥堵的问题,是黄金周不足造成的。所以说,我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并且,在8月上旬,再增加一个避暑黄金周。这样的话,一年四季各有一个黄金周的情况下,可能就能满足大家对长假的需求。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