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有望实现协同救灾

2015年10月15日 10:02   来源:京华时报   

  昨天,京津冀减灾救灾工作协同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未来,京津冀三地有望建立灾情信息共享机制和救灾物资统筹机制,当一地发生灾情时,救灾物资可就近调拨,而不再局限于行政区域的划分。

  昨天的研讨会上,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首次就协同救灾进行了沟通。据了解,“十三五”时期,本市发生暴雨、暴雪、高温、沙尘暴等极端异常气候事件概率加大,首都圈地区发生5级及以上中强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始终存在。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救灾物资可应急保障21万人(市级救灾储备物质可应急保障18万人,区县3万人),其中市级救灾储备物资的种类扩大到11大类、30小项,储备的物资有帐篷、睡袋、应急灯、净水车等。组建了50人的市紧急救援保障队。

  到2020年,市级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应达到保障23万人标准,再加上各5万人的代储中央物资和首都应急保障物资,救灾物资规模将达到33万人的规模。

  市民政局建议,三地在协同救灾方面,应建立灾情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灾情信息的沟通,同时建立救灾物资统筹机制和救灾物资信息平台,摸清各省市救灾物资的底数。灾害发生后,可实现就近快速调拨,提高救灾物资保障水平。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