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内地首场飞行表演 试飞首架国产飞机 开通中国首条国际航线
“燕塘机场、大沙头机场、二沙头机场、南石头机场……”当我翻开史料,查询广州近代航空业发展的相关资料时,一下子被这些机场的名字给弄得晕晕乎乎,80多年前的广州,居然先后有过8个飞机场,而且每一个都有一段故事:燕塘机场举行过中国内地第一次飞行表演;大沙头机场飞起了第一架国产飞机;二沙头机场接待过第一次飞越亚欧大陆的意大利飞行员;石牌机场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国际航线……虽然,在我们今天看来,那些机场是简陋,但每一个机场都寄寓着当时人们对飞行的梦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8座昔日的飞机场,还原一段特别的城市记忆。
主角:燕塘机场 记忆:机场鼻祖 跑道欠奉
建于1911年的燕塘机场是广州的第一座飞机场。不过,以今人的眼光看,它其实真不能叫作“机场”,因为它没有任何航空设施,甚至连一条跑道都没有。1911年4月,比利时飞行员查尔斯·范登堡来穗举行飞行表演,相中了东北郊燕塘村附近(今解放军体育学院内)的一片开阔草地,精心做了一番修整,此后,经两广总督张鸣歧大笔一挥“划定”,燕塘机场就这么“成”了。燕塘机场虽说不起眼,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先有范登堡精彩的飞行表演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后有中国飞行先驱冯如在此建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因而促成了广州近代航空业的珍贵萌芽。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此驾驶自制飞机升空,不幸失事罹难。据《中国近代机场建设史》一书记载,辛亥革命后,官方一度还设立了燕塘飞机总站,几年之后,燕塘机场被停用。
主角:大沙头机场 记忆:水陆两用 戒备森严
我们曾在以前的稿子里说过,上世纪20年代初,被誉为“空军之父”的航空先驱杨仙逸协助孙中山,在大沙头建立飞机制造厂,1923年7月,第一架国产飞机“洛士文一号”横空出世,杨仙逸进行试飞的机场,就是广州早期最主要的军用机场——大沙头机场。
今天的大沙头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商圈”,但把时光倒推80多年,那里还是一派郊外风光。据《广州市志》记载,大沙头机场位于今天大沙头三马路、四马路一带,1918年始开建,1928年再次扩建,主要用于空军飞行。
翻一翻飞机近百年的“演化史”,你会发现,在喷气式飞机出现以前,水上飞机一度与陆上飞机平分秋色,原因很简单,水面就是跑道,成本更低。大沙头机场就是水陆两用机场,水上机场部分位于大沙头南岸对开江面,陆上机场的跑道则位于沙洲中间。由于是军用机场,大沙头机场当年的防卫特别严密,水上机场以“水火罐”划界,陆上机场四周则全部插上红旗,闲杂人等一概谢绝入内,若有人出于好奇误闯一步,没准就会被不幸“突突”了。
主角:沙头机场
记忆:半途夭折
沙头机场是一座因日寇南侵而“胎死母腹”的机场。1933年7月,官方开始筹备修建沙头机场。它位于河南公和乡沙头地段,北至莘庄村,南至沙尾村,东至五风村,西至仁济医院义山旁,占地42公顷。1936年7月,机场开始招商建筑,两个月因故停工,1937年4月本欲再度开工,可那时已是战争阴云密布,沙头机场最终停建,后来变成了苗圃。
主角:二沙头机场 南石头机场
记忆:水上跑道 飞机凌波滑翔
说完了大沙头机场的故事,让我们再去不远处的二沙头(即今二沙岛一带)看一看。上世纪二十年代,那里也有一座水上机场。1920年4月21日上午,首次进行跨越欧亚大陆飞行的意大利飞行团派一艘先遣机从越南河内起飞,先遣机经过6个多小时后抵达广州,在二沙头水上机场停机,4月28日,飞行团驾机离开广州。这一周内,《申报》、《晨报》、《广东民国日报》等各大报纸都对意大利飞行团做了大量报道,这也是我能找到的关于二沙头水上机场的最早记录,至于它到底建于何时,我虽然翻阅了很多资料,却仍茫然无知。
上世纪30年代初,广州民航业起步,1935年,中美合资的“中国航空公司”开始使用二沙头水上机场。不过,机场设施仍然简陋得很,只有一座浮码头供旅客候机。读者你或许会好奇,难道那时的机场连一座塔台都没有吗?答案是,还真没有。据《广州市志》的记载,直到1946年,广州民航才有了明确的航行调度指挥业务。换言之,之前飞机何时起飞,何时降落,全由飞行员自己说了算。
除二沙头机场外,“中航”还在南石头附近修了一座水上机场,这座机场于1933年开建,1934年10月启用,到1935年“中航”启用二沙头机场,这里就被停用了。
主角:石牌机场 天河机场
记忆:开通第一条国际航线
讲了这么多,咱们老在珠江边打转,接下来该去天河转转了。这里有两个机场在近代航空史上留下了显赫的名声。一个是石牌机场,另一个是天河机场。先说石牌机场,它位于东郊石牌多坟冈(今华南师范大学校园内)。1930年5月,官方在这修了一座跑马场,1933年10月,西南航空公司(简称“西南航”)租用了跑马场的一部分做飞机场,机场方圆18公顷,“西南航”的飞机全在这儿降落,中国第一条国际航线——广州-河内航线就是“西南航”开通的,石牌机场因而也就成了首个开通国际航线的机场。
再看天河机场,上世纪30年代,它取代大沙头机场,成为广州最主要的军用机场。1928年,“南天王”陈济棠下令开建天河机场,1931年启用。机场位于当时东北郊的天河区,紧靠瘦狗岭。1933年,天河机场再次扩建,两条一千多米的跑道垂直相交,巨大的圆形地面气势磅礴。作为军用机场,抗战爆发后,天河机场将一架架抗击日军的战斗机送上蓝天,并因此全国扬名。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空军接管了天河机场,上世纪60年代后期,天河机场被停用。1988年,机场旧址上建起了天河体育中心。
主角:白云机场 记忆:最初是军用机场
说到曾位于三元里的白云机场,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行文最后,我们就来重温一下它的“前生”吧。1931年,天河机场启用后,陈济棠再次下令,开建白云机场。机场占地105万平方米,横跨当时的南海、番禺两县,连三元里抗英斗争的主战场——牛栏岗也包括在内。1933年11月,白云机场主要工程竣工,最初同样作为军用机场使用。那么白云机场是什么时候转为民用机场的呢?那是1947年3月的事了,不过,那时它还不过是一个中等规模的飞机场。直到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白云机场才按照国际机场的标准进行全面扩建,再次脱胎换骨,迎来新生。不过,那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我们留到以后再讲。记者王月华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