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融 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的宜昌样本

2015年12月18日 09:44   来源:新华网   

  绿色宜昌。黄翔摄

   新华网武汉12月18日电(肖进安 程超)湖北宜昌是长江中游一座曾因葛洲坝、三项工程建设闻名全国的水电之城。近年来,宜昌提出建设“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目标,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等十余个“国字号”招牌,绿色发展成绩斐然,再次引起人们的瞩目。

   11月中旬,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宜昌召开全省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现场会,专门总结推广宜昌城市建设发展的经验。

   一半山水一半城

   位于宜昌新区核心区,有一幢造型别致的银色建筑格外吸引眼球。远远望去,宛如一架直冲云霄的巨型飞机,又仿佛是一片抽象的银色山峦。这就是宜昌规划展览馆。

   人们走进展览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雕刻着山、水、城、坝、桥等独具宜昌特色的砂岩浮雕;用3D建模的宜昌未来城市夜景图,更是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美轮美奂。红花绿叶满目翠,飞流直下万马催。奇特的声光电技术将生态宜昌的故事娓娓道来。

  空中鸟瞰宜昌城。李风摄

   据介绍,宜昌面向国内外顶尖机构征集城市设计方案,整个城市设计依托江穿城、城镶山,山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画中的峡江地形地貌,突出显山露水、起起伏伏、弯弯曲曲、高高低低、连绵不断、若隐若现的山水特色。宜昌新区规划面积220平方公里,生态用地115平方公里,占比超过50%。

   在设计点军区江城大道时,城市管理者遇到了难题——这条长8公里的道路沿线布设有大小150多处座高压电塔、电杆,大幅迁移电塔、电杆会抬高资金投入,大举挖山开路势必违背生态理念。宜昌新区创新思路,让道路绕线穿杆而行,弯弯曲曲,若隐若现,地面生态道路与空中高压走廊相映成趣,形成了一道独特景观。

   这样的生态个案在宜昌新区建设中比比皆是,奥体中心、博物馆以及建设的六大水系、八大公园,无不绿而优,好而美。

  秋意盎然的宜昌运河公园。李风摄

   宜昌运河公园始建于1958年,蜿蜒30余公里,历经半个世纪运行,沿线地质灾害频发,脏乱破旧,水质恶化。2012年以来,宜昌市对运河进行全面综合整治,开展清淤截污、除险加固、污染治理、征迁拆违、修建步道、绿化景观等十余项整治工程,运河常年水质由原来的三类上升为二类,成为全新的城市河流生态廊道、城市景观休闲廊道和城市文化展示廊道。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宜昌市坚持生态先行策略,生态建设项目规模空前: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启动了磨基山公园、城东公园、东山公园(改造)、滨江公园(改造)、东站三角绿地等公园绿地建设。启动了运河、黄柏河、柏临河、卷桥河和沙河的河道景观整治工程。启动了宜昌市绿道系统建设,完成了绿道规划建设的相关前期研究工作,运河绿道、东山大道绿道、滨江绿道、城东大道绿道等部分绿道建设工程正在建设中。还通过立法将城区山体水域绿地纳入永久性保护的范围,对城区总面积达944公顷的34块公园绿地、总面积达1517.73公顷的8片山体、2处水域实施了永久性保护。

   如今,宜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5%以上,居湖北省市州第一。城区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4平方米,市民出门见绿、5分钟进园。宜昌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绿色生态城市的努力初见成效。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