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不少,“一带一路”呼唤小语种人才

2015年12月21日 09:1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7版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在中老、中泰铁路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与中国的合作项目中,都不乏相关小语种专业毕业生的身影。但是,“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所用语言的教学,当前在我国仍是空白,特别是一些非通用语种。为此,北京外国语大学19日宣布成立首个“一带一路”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心,并将逐步开设所有与我国建交国家所用语言的教学。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网的报道,初步统计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使用的官方语言及主要民族语言总共约60余种,其中我国目前尚未有高校开设的语种有18种,仅有1所高校开设的语言有20种,而且已开设的一些语种也存在人才储备不足的情况。

  统计显示,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埃塞俄比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和工程承包方,截至2014年底,中国对埃塞俄比亚直接投资存量达9.1亿美元,2014年双边贸易额达34亿美元,同比增长55%。虽然两国贸易合作愈加紧密,但目前中国懂得埃塞俄比亚官方语言阿姆哈拉语的人寥寥无几。

  为此,北外近年来开设了包括阿姆哈拉语的多个新语种,亚美尼亚语、菲律宾语、孟加拉语、泰米尔语、吉尔吉斯语等“一带一路”涉及语言都开始以选修课的形式教授。另外,北外日前还公布了关于科摩罗语、马达加斯加语、索马里语、普什图语、库尔德语、阿菲利卡语等语种的人才培养遴选计划。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语言差异大,一些外语大学根据自身能力与特色建设国家语言能力。

  北外校长彭龙12月19日在“第二届非通用语战略发展高端论坛”上说:“北外力求到2020年覆盖世界上主要地区的语言,涵盖所有与我国建交国家语言,其中包括大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论坛上表示将逐步开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涉及语言,并通过教师人事改革等方法加强对相关语言教学的支持。广西民族大学也表示要进一步完善东盟国家语言的教学。

  (杨舟 新华国际客户端特稿)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