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打好服务“三农”金融组合拳

2015年12月21日 13:54   来源:江西日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板子。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江西要实现绿色崛起,必须迈向现代农业强省;江西要美,农村必须美;江西要富,农民必须富。

  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对金融的需求就越强烈。12月1日,江西省召开首次全省农村金融工作会,吹响了金融服务好“三农”新的号角。

  顶层设计,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地之根,莫如农村;国之本,莫如民生。

  当前,江西省农业生产方式正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靠农业收入向主要靠非农收入转变,农村生产主体,由一家一户向公司化经营转变。这些变化给农村金融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与此同时,江西省农村金融也呈现出“四大不足”:需求日趋旺盛,但有效金融供给不足;需求多样化,但金融产品服务品种比较单一;发展任务繁重,但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农村金融工作专业性强,但机构和队伍的素质跟不上业务需要。

  可以说,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是金融机构体系的制度安排与农民的实际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这次全省农村金融工作会议,组织者特意在做好江西农村金融工作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和创新,着力拿出一些务实管用的措施办法,推动金融服务向基层下沉和倾斜。

  为开好这次会议,省政府金融办、江西“一行三局”等部门在会前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对如何解决农村金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省政府出台了扩大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引导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农业保险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并逐步形成了推进农村金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

  “1+N”中的“1”从保证涉农资金供给、突出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优化“三农”金融产品与服务;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发挥资本市场、保险、财政等对“三农”的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已在省直部分单位和金融机构组织了两轮意见征求。

  “1+N”的“N”主要是指各涉农部门单位和银行金融机构,根据各自职能及江西地方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提出的一些关于具体的操作办法和实施方案。方案有加快推动“三农”企业挂牌“新三板”的若干措施;有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实施方案;有支持全省油茶产业加快发展、支持水利加快发展的融资方案;有江西农业发展基金组建方案、保费补贴型农房保险实施方案、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及金融扶贫工作方案等。

  攻坚“五大关键”领域

  有了遍布各个乡村的金融服务网络、网点,金融“活水”才能够流进“田间地头”,才能用政策性的金融保障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坚强后盾,农民创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才能运用更多的金融手段做大、做优企业和产业。

  此次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金融工作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为抓手,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为目标,坚持政策支持和可持续、市场化发展有机结合的基本取向,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鼓励创新,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合力,不断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有序推动江西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以机构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坚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三农”市场定位,加快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经营转型、机制转型、服务转型、风险管理转型,树立一批服务“三农”特色银行、品牌银行。

  ——以加大信贷投入为重点着力保障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供给。资金短缺仍然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瓶颈制约,特别是信贷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在创新金融服务机制、提高信贷总量上下功夫。

  ——以推动涉农企业上市挂牌为重点拓宽资本市场支农渠道。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是农业产业化上规模、上水平的强力“助推器”。因此,要抓住农业龙头企业这个重点,下大力推动现代农业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

  ——以强化政策性保险为重点健全农村保险保障体系。由于历史原因和产业特点,“三农”总是处于弱势地位,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因此,要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三农”发展保驾护航。

  ——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优化农村投融资环境。农村金融体系的一大短板就是金融发展环境不优,主要体现在信用体系不完善、信用信息不对称、金融债权维护难度大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整治,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为邦本,食为政先。江西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壮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记者 夏 晓、魏 星、丁 珂)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