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于今冬明春全部完成重点中小河道清淤疏浚

2015年12月23日 14:31   来源:北京青年报   解丽

    重点中小河道清淤疏浚 将于今冬明春全部完成

  采用差别化治理方式 提升城乡防洪能力 打造宜居之城

    今冬明春,本市在“7·21”之后框定的1460公里需治理的中小河道将启动第三、四阶段的治理,并将完成清淤疏浚工作。昨日,市水务局表示,第三、四阶段的治理包括67条段680公里,目前已有密云、怀柔、通州、延庆、平谷、朝阳等8个区县18个项目进场施工,其余项目正在加紧开展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据介绍,2012年“7·21”特大暴雨自然灾害后,北京市委市政府将中小河道作为平安北京、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给予高度重视,要求分四个阶段对洪涝灾害易发、工程设施薄弱、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1460公里中小河道进行治理,提高全市防洪能力。市水务局表示,目前,第一、二阶段已经完成,涉及107条段780公里的河道。截至目前,已完成土方7655万方,混凝土66.1万立方米,新建巡河路173.4公里,绿化275万平方米,新改建排水口977个。第三、四阶段的治理开始启动,计划治理67条段680公里,目前已有密云、怀柔、通州、延庆、平谷、朝阳等8个区县18个项目进场施工,其余项目正在加紧开展招投标等前期工作,今冬明春完成清淤疏浚。

  而此次对于重点中小河道的治理,突出了差别化的治理模式:像城市河道主要解决防洪系统衔接不畅、污水入河等问题,提升综合防洪排涝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平原河道本着“宜弯则弯、宜宽则宽”的原则,构建河渠水网,形成循环水系;山区河道坚持生态自然的原则,对河道周边的村镇、道路进行重点防护,给洪水以出路。同时,遵循水的自然规律,突出治水系统性,中小河道治理做到六结合:即与治污相结合,与河湖水系连通建设相结合,与南水北调地下水回补相结合,与蓄滞洪区建设相结合,与水土保持及平原造林相结合,与绿道、滨水绿廊和文化旅游相结合。

    排水变得顺畅 确保行洪安全

  此次治理,完善城区河道与周边地下排水管道的系统性,防洪标准从治理前的不足5年一遇达到10年或20年一遇。对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昌平、大兴、门头沟、通州、顺义等区城乡结合部的30条段145公里骨干排水河道进行综合治理,28处排水不畅问题得以解决。像朝阳区大羊坊沟治理解决了十里河桥、十八里店桥周边的积水问题;海淀区北旱河治理解决了香泉环岛、香山路的积水问题;丰台区丰草河治理解决了丰益桥周边的积水问题;石景山区人民渠治理解决了鲁谷大街等积水问题;东小口沟、小龙河、小清河等跨区县的河道治理系统性地解决了上下游历史遗留问题,城乡结合部排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治污为本 已截污近千个污水口

  按照“先河外后河内、先支流后干流、先治污后生态”的治理思路,大力推进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治乱、治差、治脏、治污,多措并举改善环境。加大河岸违建拆除,加大水面保洁,加大垃圾等环境整治,加大污水口治理力度。目前已完成934个污水口的截污,铺设了120余公里截污管线。

  水系开始连通 蓄滞结合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绿色空间的要求,各区县在中小河道治理的过程中,打通水系,并依势建设蓄滞区。据统计,新建蓄滞区约580公顷,可蓄滞洪水1000万立方米,新增清水河道323公里、蓄水面积1107公顷。

  像顺义、通州两区结合东郊森林公园地形地貌条件,建设蓄滞洪区,实现林水相依;门头沟城区5条22公里河道与永定河同步治理,全部实现疏浚、连通,形成“五水联动、一湖十园”城市生态水系;平谷区40公里水系连通,50公里沿河绿道及3处湿地公园,加上再生水回用工程的建成,实现了污水资源化,形成了环抱新城的循环水系;延庆结合世园会构建新城水网,连通妫水河、西拨子河、小张家口河、三里河等河道,形成水生态循环体系;顺义区将区内北部水系连通,形成南水北调回补地下水的重要通道,同时也形成了顺义北城的循环水系格局。

  治理山区河道 乡村更加美丽

  结合全市588个“美丽乡村”建设,治理330公里的山区河道,建设护村坝82处,有效保护了密云、怀柔、延庆、门头沟、房山、平谷等山区村庄1000余个,增加了水资源承载空间,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乡村人居环境。同时,也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打造旅游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条件,实现乡村河道水清岸绿。

  各区举措

  房山

  小清河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

  “7·21”之后,房山成为“治河”的首要阵地。近几年来,房山开始分河段规划防洪标准,拓宽河道、砌筑堤坝,扎实推进各项工程,全区16条区管河道从不满足规划防洪标准,提升到10年一遇或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其中小清河新城段达到50年一遇的标准,成为良乡、长阳、窦店、琉璃河地区雨洪安全疏排的大动脉。在2013-2015汛期,已完成治理的河道未出现一处溃坝、毁桥、断路险情,成为可信赖的安全河。

  通州

  萧太后河启动治理 为副中心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萧太后河正在进行治理,治理区间为通州段萧太后河主河道及其支流南大沟,主河道长约10.2公里,总流域面积75.87平方公里。治理起点为通马路,向东流经台湖乡口子村、朱家垡村、将军坟村、大高力庄、立禅庵,最终于张家湾村由北向南汇入凉水河。主河道沿途于京沈高速东侧纳入南大沟、将军坟村东纳入大稿沟、张家湾闸下游纳入玉带河。

  据介绍,萧太后河属凉水河支流,流经朝阳、通州,于张家湾注入凉水河。而受凉水河水位顶托,萧太后河水位较高,目前两岸没有堤防或堤防高度不足,不能满足行洪排水的需要;河道现有跨河建筑物行洪能力也不足,成为影响河道行洪的瓶颈。因此,萧太后河的治理十分必要,在河道治理完工后可以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解决区域的排水问题,为通州这个北京副中心提供有力的保障。

  大兴

  排水河道改道 使新机场排水无忧

  据了解,新机场区域涉及的中小河道是永兴河(原天堂河,以下称天堂河),是一条跨省市界的排水河道,主要承泄包括大兴新城在内的大兴区南部排水。永兴河由西向东穿过拟建新机场飞行区,既不利于飞行安全及机场日常安全保卫管理,也不利于河道日常维护,根据新机场建设要求,需进行改道。

  而目前天堂河新机场改线工程河道土方工程大部分已完工,基本具备通水条件。同时,景观绿化工程和南部排水工程正在进行设计方案研究。在中小河道治理中,计划通过永定河灌渠和埝坛引水渠治理,将小红门再生水厂的再生水引入埝坛水库,通过水库的调蓄,将再生水补入天堂河为新航城提供景观水源。

  平谷

  明年汛前完成第三、四阶段治理的主体工程

  据了解,平谷区四个阶段共计划治理11条河140公里。其中第三、四阶段已全部完成施工监理招标,并开工建设,预计明年汛前完成主体工程。

  治理后,泃河、洳河等主要河流防洪标准由原来的不足5年,提高到新城段50年一遇,其他段20年一遇,防洪能力大大提高。

  同时,与治污相结合,铺设截污管线35公里,实现清水河道。

  与河湖水系连通建设相结合,通过治理洳河、小辛寨石河、泃河及再生水管线建设,实现40公里水系连通,形成环抱新城的循环水系。

  与沿河湿地公园相结合,与绿道、滨水绿廊及文化旅游相结合,建设生态河道,提升平谷城区环境效益,打造休闲之都。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