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区用水7成是“南水” 自来水硬度降6成多

2015年12月25日 11:19   来源:北京日报   邓伟

  图为郭公庄水厂炭砂滤池。本报记者 邓伟摄(资料图)

进京一年 援水5.5亿立方米

 

  北京城区用水七成是“南水”

  本报记者 刘可

  据市自来水集团介绍,“南水”进京一年来,为本市供水5.5亿立方米,占到全市用水量的64%,城区用水更是有7成以上取自“南水”。全市已喝上“南水”的市民超过1100万人。

  超1100万人喝上“南水”

  在占地面积接近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郭公庄水厂炭砂滤池车间内,12组深达6.5米的长方形大池子底部都被铺上了一层细砂,这就是“南水”处理过程中的深度处理工序——活性炭吸附。再加上臭氧和紫外线消毒等深度处理工艺,6个小时,千里之外的丹江口水库水便洗去风尘完成净化。

  正是有了“南水”的保障,本市城区日供水能力增至370万立方米。目前,城区绝大部分地区的自来水中都按不同比例加入了“南水”水源。

  市自来水集团新闻发言人梁丽介绍,集团逐步增加“南水”配水比例,初期由集团所属6个水厂每日取用“南水”70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7个水厂(郭公庄水厂、第九水厂、第三水厂、田村山净水厂、309水厂、门头沟城子水厂和长辛店水厂)每天取用“南水”200万立方米。其中,全部取用“南水”的有郭公庄水厂、309水厂、门头沟城子水厂和第九水厂。目前,“南水”日取用量已超过城区供水量七成以上。

  据统计,全市已喝上“南水”的市民超过1100万人。由于城区主供水管线向通州、大兴及昌平部分地区输水,这些区域的市民也喝上了“南水”。大兴和石景山等地表水水厂也将于明年动工建设。

  自来水硬度降低六成多

  昨天上午,在郭公庄幸福家园,自来水集团检测人员对市民赵飞艳家的自来水浊度进行检测,得出了0.35NTU的数值,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不高于1NTU。检测员还对电导率进行了检测,测得电导率折算成硬度相当于120毫克/升至130毫克/升。

  梁丽表示,部分南城地区以前使用的是本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混合水,硬度普遍在每升350至380毫克(国家标准是450毫克/升),水碱现象明显。“南水”进京后,南城部分区域使用了“南水”,自来水硬度减少到每升120至130毫克,比之前降低了六成多,水碱明显减少了。

  不过,仍有市民反映水碱问题。梁丽说,除了已全部取用“南水”的水厂,其他水厂配比使用“南水”和本地水,配水比例不同,因此这些区域自来水硬度也不同,但与之前相比都有所下降。“水碱其实对人的身体健康没有影响,但看着确实不舒服。”

  地下水少采6000万方

  本市的自来水原水,有一部分是开采地下水取得的,“南水”进京后,市自来水集团通过科学调度,尽可能多地使用南水北调水源,减少北京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从而使北京地下水得以涵养。据统计,今年集团前11个月地下水的取水量为2.59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了约6000万立方米。

  为了提高供水管网对“南水”的适应性,自来水集团对中心城区供水管网实施了大规模消隐改造,目前共完成近2000公里的供水管网改造。为了及时掌控管网水质状况,集团还增设了161个监测点,覆盖居民小区3500多个,提高供水管网水质检测频率,每天检测2次水质浊度、电导率等指标,及时分析和判断水质安全情况。

  此外,截至11月底,集团已实施了105家小区(单位)的自备井置换工程,关停自备井157眼,置换水量每日4.5万立方米,受益人口约48万人。 一年来,“南水”水质总体合格稳定,应急供水车、供水罐等装置一直没有派上用场。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