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提倡生态葬 6.5亩骨灰生态林力争年内开建

2016年03月30日 15:39   来源:北京晚报   

  让生命栖息绿树花土

  6.5亩骨灰生态林力争年内开建

  如果说入土为安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那么把生命终结的最后颗粒撒向花土、沉入绿地,或许正是让逝者回归自然的重生,而非仅仅是土地寸土寸金下的退让。根据近日印发的北京市“十三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本市有墓地的行政区都将建设一处绿色生态墓地示范园,骨灰安葬生态化比例将达到50%。

  花葬

  即使没人祭扫 照样生机勃勃

  地点:福田公墓

花葬

  没有成束的鲜花,不用漆笔描碑,只是默立鞠躬后,轻轻地放上一枝菊花。上周日早晨8点,田君女士一家三口来到紧邻西南五环的福田公墓祭奠逝去的母亲。不过,与多数人在传统墓碑前摆放鲜花、寒食等各种祭品不同,她的手中只有一枝简单的菊花。一年前,她将母亲的骨灰安放在了福田公墓“福缘阁”中繁花似锦的花坛,之后的祭扫,也一直以这样简单安静的方式进行。

  “妈妈在生前就嘱咐我们,她百年之后不用传统椅子坟,而要用树葬或者花葬。”田君说,由于母亲文化水平不太高,当时有这样的想法很出人意料,但她的理由很有说服力。“妈妈只有我一个女儿,后来我们家也是独生子女,而在她病重的时候,我女儿正好在国外留学,她觉得传统的椅子坟必须得每年有人去扫墓,如果没人管会很难看,但是花葬、树葬不一样,即使没人祭扫,也生机勃勃,为了不给后代添麻烦,她选择了这种方式。”

  作为北京市惟一被评为2014年民政部首批“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墓园”的福田公墓,138亩的面积上近千棵白皮松、华山松、云杉、桧柏等树木四季常青,每到春季,百亩桃园盛开绽放,再搭配玉兰、榆叶梅、黄杨、月季等近万株花木,整个墓地更像是一个大公园,而福缘阁就是福田公墓特有的一个花坛葬区。

  记者看到,每组葬区以一个花坛为主,中间是高大的常青绿树,花坛内种满了鸢尾、雏菊等花卉。在花坛外侧,以印度红花岗岩为原料的石壁被平均分成多个小区域,每块石材高60厘米,宽40厘米,中部预留有两个直径14厘米的孔穴,用于安放骨灰,顶部则配有莲花装饰,骨灰安放其中后,可以在外侧花岗岩上留下姓名和生卒年月,这种可安放两份骨灰的花坛葬价格为9800元。

  “公墓里的树葬、花葬、立体骨灰墙等生态安葬方式这两年增长很快,总量已经超过了全部业务量的50%。”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1月到3月,家属选择办理节地生态业务的有66份,而选择传统墓碑的是61份,生态葬超过了传统葬。

  服务

  景观撒散区

  可免费存放骨灰

  “今年,福田还被北京市民政局确定为开展骨灰景观撒散试点单位之一,建成后家属可以免费安放逝者骨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规划中的景观撒散区位于福缘阁最南侧,共两块长方形区域,面积为200平方米。“争取在今年内能够建成,到时候从远处看这两个区域就是盆景造型,栽种有龙爪槐、松树、柏树等树木,地下是一层鲜花,撒放区内逝者骨灰直接撒散到土壤里,外侧不立碑留名,地下不保留任何骨灰设施,几年后,逝者将与绿树花土融为一体。”

  树葬

  有生命的树 延续生的气息

  地点:太子峪陵园

树葬

  位于西六环内丰台区长辛店镇的太子峪陵园是北京市属33家经营性公墓中面积最大的陵园,也是全市最早建立树葬区的陵园,最初的设计是在油松、侧柏下深埋骨灰,不留墓碑,表面上看就是一片树林,但早期市民观念传统,后来又在树下设立了30厘米见方的青白石小型墓碑。

  如今,最早的树葬区已全部安放了骨灰,1197棵常青绿树延续着生的气息,其中的一棵属于张全福的老父亲。“我父亲是咱长辛店人,在世的时候他说死了也不想离开这儿,但1997年那会儿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后来家人决定,给老人选了价格便宜的树葬。”张全福说,当时最怕埋父亲骨灰的侧柏死了,“那在咱们老北京人心里可不吉利,现在树长得很好,想他老人家了,就来看看树,浇浇水。”

  本来是因为买不起墓地而为父亲选的树葬,如今却成了张全福和家人心中最理想的安葬方式。“前年我大哥去世时在太子峪买了树葬,以后我也有这个打算。”张全福说,大哥去世时传统墓碑4万多一个,家里能买得起,但是经过这么多年,我们都觉得有生命的树比气氛沉重的椅子坟好,最后花9800元安葬在墓园北门附近新建的树葬区。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